• “2012年中國國際貿易便利化論壇”即將在京召開


    時間:2012-10-10





    本網訊 為應對全球貿易低潮、推進中國國際貿易便利化進程、推動中國外經貿可持續發展,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將聯合亞洲貿易促進論壇ATPF、東亞商務理事會EABC于2012年11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舉辦“2012年中國國際貿易便利化論壇”。

    中國對外貿易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之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近年來,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持續下行、國際市場需求低迷、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主要貿易國家經濟形勢堪憂……世界經濟已經步入連續衰退的第四個年頭;同時,國內外經貿企業由于要素成本加大、產業結構調整遭遇阻礙、產業升級后面臨激烈競爭、創新能力存在差距以及面臨來自通關物流等多個環節的重重壓力——可以說,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已經面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最困難的時期。

    作為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國際貿易談判的最重要議題,旨在推動全球貿易共同繁榮的《貿易便利協定》即將簽訂。包括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世界海關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等國際組織以及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伊斯蘭開發銀行在內的國際援助機構都在全球和地區范圍內積極推動貿易便利化進程,各國政府也積極拓展貿易便利化范圍、加速貿易便利化進程,將促進貿易便利化視為擺脫危機、加速發展和促進繁榮的嶄新動力和有力武器。

    同樣,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和貿易增速下滑的嚴峻形勢,加快轉型、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和企業的重中之重。 2012年9月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意見》,其中第四條明確提出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各相關政府部門也相繼推出一系列貿易便利化措施:海關系統簡化審批手續,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方面采取了積極的措施;檢驗檢疫部門也進一步調減法定檢驗檢疫目錄,決定免收2012年第4季度所有法定檢驗檢疫物出入境檢驗檢疫費并從2013年起執行降低后的檢驗檢疫收費標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關于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政策的通知》,國家稅務總局也以公告的形式發布《出口貨物勞務增值稅和消費稅管理辦法》,簡化了出口退稅申報程序,放寬辦稅時間限制,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和資金壓力;外匯管理部門也大力簡化外匯業務辦理手續和流程,努力為企業營造寬松便利的用匯環境,同時改革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優化升級出口收匯與出口退稅信息共享機制……貿易便利化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加快轉型、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有力武器和積極保障。

    鑒于上述情況,為應對全球貿易低潮、推進中國國際貿易便利化進程、推動中國外經貿可持續發展,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將聯合亞洲貿易促進論壇ATPF、東亞商務理事會EABC于2012年11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舉辦“2012年中國國際貿易便利化論壇”。

    本屆“中國國際貿易便利化論壇”的主題是:貿易便利化——經貿復蘇新引擎。論壇將邀請相關政府間國際組織重要官員、相關政府主管部門領導、在華使領館商務官員、在華主要商會領導人、部分在華全球500強企業總裁和著名國際咨詢公司CEO以及國內著名外經貿專家和學者出席論壇并發表演講,是迄今為止中國國際貿易便利化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綜合性行業盛會。

    本屆論壇將匯聚官、產、學、研、商各界精英代表,預計與會人數超過300人,緊密圍繞“貿易便利化——經貿復蘇新引擎”這一主題,以貿易便利化措施為手段,以加快轉型、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為目標,就如何采取全方位貿易便利化措施促進中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如何正確解讀國家對外經貿政策和充分運用貿易便利化措施、如何提升相關政府機構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如何盡快地完善和實施貿易便利化措施、如何建立政府和企業之間雙贏互動的伙伴關系進行全面的介紹和務實的討論。

    據悉,貿易便利化是2001年啟動的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國際貿易談判的重要議題,其談判目的是簡化不必要的貿易程序、以公開透明的方式公布貿易制度信息、合理征收費用、降低貿易成本、縮短貨物通關時間、提高貿易效率。在多哈回合全球貿易談判進行十多年后,世界貿易組織即將簽訂《貿易便利協定》,旨在推動全球貿易共同繁榮。該協定被稱為世貿組織成員國兌現貿易和發展承諾的第一步,其全面推動和廣泛實施將有利于在全球范圍內建立更為寬松和便利的經貿環境。目前,包括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世界海關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等國際組織以及包括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伊斯蘭開發銀行在內的國際援助機構都在全球和地區范圍內積極推動貿易便利化進程,各國也積極拓展貿易便利化范圍、加速貿易便利化進程,將其視為擺脫危機、加速發展、促進繁榮的嶄新動力。

    “中國國際貿易便利化論壇”將于每年秋季舉辦一次,成為外經貿領域又一大行業盛會。從論壇網站www.citff.org可以瀏覽相關內容。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