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一年的調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于當地時間10月8日發表報告稱,中國兩家通信企業華為及中興公司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建議美國公司不要與這兩家公司有商業往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 8日就此回應說,中方希望美國會尊重事實,摒棄偏見,多做有利于中美經貿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
據美聯社8日報道,這份報告的草稿已預先發給一些媒體。報告稱,美國監管人員應阻止華為和中興在美參與任何合約以及并購,并建議美政府電腦系統不采購華為和中興的設備,以免給間諜行為打開后門。報告寫道,“中國有能力、有機會并有動機利用通信公司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報告自稱得出結論“美國關鍵基礎設施使用華為和中興設備帶來的風險將損害美國核心的國家安全利益”。報告還稱,委員會獲得的各方信息顯示,華為可能違反了美國法律 ,包括違反移民法、存在賄賂和腐敗以及華為在美國工廠使用盜版軟件等。
對于華為和中興與中國政府的關系,報告認為,兩公司未能就其與中國政府的關系及所獲得的支持做出回應,也未能就它們在美國的運轉提供詳細信息。尤其是華為未能提供徹底的信息,包括其法人結構、公司歷史、財政安排及管理等。
這份報告在國際上引起關注。英國《金融時報》認為,該報告強化了華盛頓方面把華為和中興擋在美國市場外的決心。英國廣播公司認為,該委員會在美國總統競選進入白熱化之際發表此報告,相信不管是奧巴馬還是羅姆尼都將以此作為理論依據,競相展開針對中國的攻擊,以贏取美國選民的支持。美國《華爾街日報》8日稱,該報告可能會讓美中關系更緊張。
對于美方報告,華為公司8日晚間給《環球時報》發來聲明稱,美國是一個法制國家,所有的指控都應基于確鑿的證據和事實。這份歷時11個月完成的報告未能提供明確的信息或者證據證明委員會的擔憂是合理的。“我們不得不懷疑,這樣的一個報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阻礙競爭、阻撓來自中國的ICT公司進入美國市場”。
電信行業分析師馬繼華認為,中國入世這些年,經濟開放、國門大開,外來跨國公司在華多個領域暢通無阻,但國內企業即便在非常國際化的IT通信等領域也頻頻被美國以安全為由拒之門外,這實際上是貿易保護措施。我們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才能保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來源:環球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