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增強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同時,在歷時八年的爭議后,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有望今年推出。近日,多位專家做客中國網財經中心“輝煌十年”主題論壇,在談及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時認為,在使居民收入增幅能夠跟上社會財富增長幅度的同時,壟斷行業的改革是下一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領域。
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多年“難產” 專家認為今年年內一定出臺
從2004年以來,有關出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消息幾乎每年都會出現,但仍然不見方案出臺。對于“難產”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它牽涉到了各種利益的博弈,包括權貴利益群體、以壟斷利益群體和資源利益群體。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最新發布的《2011中國薪酬報告》顯示,去年,我國居民收入增長遠遠低于財政收入和企業收入增長,使得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相對比重不升反降。
去年我國公共財政收入增長24.8%,增幅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6倍,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名義的1.39倍,而同期企業收入增長幅度為20%左右,也遠高于居民收入。《報告》認為,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均衡狀況并沒有根本扭轉,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也將影響到經濟進一步升級和社會轉型,應加快工資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聯合中國社科文獻出版社發布的首部《社會管理藍皮書——中國社會管理創新報告》指出,2010年我國基尼系數已達到0.438,20世紀90年代以來,基尼系數在以每年0.1個百分點的速度提高,并且有進一步擴大的可能。
據悉,在中國收入分配差距中,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已經占據支配性地位,城鄉差距的影響尤其突出。據報道,2007年城鄉差距對總體收入差距的貢獻約占50%左右。
不過,近年來城鄉和地區差距都有不同程度的縮小,為收入分配的改善帶來了一線曙光。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13679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09元,同比名義增長13.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7%。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4303元,同比名義增長16.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4%,比上年同期回落1.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
今年上半年,全國有16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為19.7%。同時,12個省份發布了2012年度工資指導線,基準線增幅普遍14%左右。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提高最低工資已經成為提高低收入人群工資的常態措施,是與收入分配改革總體方案相關聯的舉措。
在歷時八年的爭議后,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有望在今年10月推出。“下半年要認真落實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抓緊制定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今年8月,受國務院委托,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平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今年以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時說。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日前在接受中新網采訪時指出,目前我國的基尼系數無論是從歷史上或是國際上看,都處于高位;而在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過程中,灰色收入對合理調整分配關系的沖擊巨大,因此必須使其得以規范。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表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論證研究過很多輪,只是最后沒有達成共識沒有推出來,今年年內肯定要出臺,這是政府的工作目標。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