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開幕的2012中國寧夏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暨第三屆中國·阿拉伯國家經貿論壇上透露出一個重大消息:中國政府批準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設立銀川綜合保稅區。此舉意味著中國將把寧夏打造成向西開放的“橋頭堡”,推動深化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經貿交流、投資合作和友好往來。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12日在發表主旨演講時宣布了中國政府這一決定,并表示將采取綜合措施加以促進。他說:“我們支持寧夏與阿拉伯地區加強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培育中阿合作的新平臺。”
李克強強調,向西開放是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中國正在西部地區加快建設一批向西開放的橋頭堡。
作為中國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區,寧夏回族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回族穆斯林與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群眾宗教信仰相同、生活習俗相近。寧夏在搭建中阿交流合作平臺方面,優勢得天獨厚。“中國政府批準寧夏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就是要充分賦予寧夏政策創新空間,鼓勵寧夏先行先試,寧夏將以創新為動力,充分借鑒沿海沿邊開放的成功經驗,善于突破,勇于超越,努力開創一條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新模式、新道路。”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王正偉說。
王正偉說,寧夏一方面將加快建設閱海灣中央商務區、領事館區和中阿經貿論壇永久性會址、中阿之門等標志性建筑,設立銀川綜合保稅區和國際大宗商品及清真產品交易所,對海灣國家試點資本項目定額定向開放,打造中國國際化的伊斯蘭金融中心;另一方面將實行高效、靈活、寬松的開放政策,探索更加務實的合作方式,加強中阿雙方在能源、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承接投資、文化旅游等重點領域的合作,打造國家向西開放戰略高地。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都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古老的絲綢之路早已把彼此聯結在一起。進入新世紀,中阿關系呈現強勁的發展勢頭,各方面往來和交往不斷擴大,經貿合作是中阿合作當中最活躍的因素。
數據顯示,2011年,中阿貿易額達1959億美元,同比增長34.7%,阿拉伯國家已成為中國的第七大貿易伙伴。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仇鴻說,中阿雙方投資領域從石化、輕工向機械制造、汽車組裝等領域不斷拓展。同時,雙方在金融、旅游、航空等服務業領域合作也取得積極成果,中阿經貿關系的內涵得以不斷豐富。“中阿作為兩大發展中經濟體,都處于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都面臨著改善民生的艱巨任務,中阿雙方應進一步密切合作,增強抵御外部風險能力,實現互利共贏。”仇鴻說。
來源:國際商報
來源:國際商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