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欲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調查 醞釀已久


    作者:高立萍    時間:2012-09-17





    歐美對華光伏產品“雙反”的連鎖反應已經逐漸顯現。作為新興市場的印度也宣布收到國內光伏行業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調查的申請。

      雖然中國出口印度的光伏產品數量并不多,但對于目前“四面楚歌”的中國光伏企業來說,一旦反傾銷成立,中國企業將失去開拓這一新興市場的優勢和機會,同時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可能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實際上,中國業界對印度提出的光伏反傾銷調查申請并沒有感到太意外。

      醞釀已久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歐洲市場跟進美國“雙反”之后,印度市場也會進行跟風,向歐美看齊。“雖然短期之內印度市場對中國光伏企業的影響有限,但未來針對中國新能源的貿易戰會更多。”

      早在2011年上半年,印度最大光伏電池制造商印度太陽能公司已于當年6月停產并負債27.5億盧比約合3.2億元人民幣,該公司把問題歸咎于中國企業的激烈競爭及歐洲政府減少對新能源補貼導致的需求減少。

      接著,2011年12月19日,中國商務部網站上發出預警提示,印度商工部近期已收到國內太陽能電池板產業提交的對原產于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的反傾銷調查申請,預計一個月內可能發起反傾銷調查。

      另據報道,在2012年4月舉行的“中印貿易第三次救濟合作會議”上,印方代表與江蘇省光伏主要出口代表企業舉行了一個小型座談會,而這場閉門會議是印度政府在接到印度光伏企業反傾銷調查申請后,前來中國調研了解情況的一次會議。

      在美國和歐洲相繼提出“雙反”調查之后,2012年8月21日,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也表示,“印度光伏電池制造商很可能也于近期提起對華光伏產品新一輪的反傾銷調查申請”。

      而在此前,印度可再生能源部長卡普爾對媒體曾公開表示,一些印度企業正在加緊向該國政府游說,要求對進口自中國的薄膜太陽能光電板征收15%的反傾銷關稅。

      據了解,印度光伏電池制造商已多次向印度商會提交反傾銷申訴書,但由于產品范圍界定方面存在問題,印度政府已經讓申訴方進行了多次范圍修改。

      “奇怪”的印度市場

      印度在今年7月發生了11年來最大規模的停電事故,電力網絡出現問題和能源結構亟待調整折射出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機會。該國也出臺各種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及補貼計劃,把其2020年可再生能源目標從6%提高至15%,并希望對外資敞開國門以引導新能源經濟。而中國作為占據大比例電力設備和低價太陽能產品的供應國,將由此獲得市場潛力。

      “在歐美‘雙反’立案之前,大家也都想搶占新興市場,如印度、日本以及中國市場,不過印度市場有個特點:國家的政策很大,號稱哪一年要做多少吉瓦,但印度的資金狀況很不好。企業賣貨到那邊都很小心,除非是有中信保擔保的,這樣企業才愿意出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光伏企業人士對本報表示。

      印度的“國家太陽能計劃”提出到2013年光伏離網發電200兆瓦,并網發電2000兆瓦,預計在2022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0吉瓦。但同時規定從2013年起,項目運營商必須采購其國內生產的光伏電池。但在此之前,中國企業有自由向該國出口產品的機會。

      傳統歐美市場多方圍堵,中國光伏業陰云籠罩。雖然印度目前在中國光伏海外市場中所占份額還不大,但作為新興市場,印度或許是中國企業在亞洲地區的最好選擇之一。

      “日本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市場,中國品牌進入是非常困難的。因此,無論開辟印度市場有多艱難,畢竟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如果印度也對中國光伏企業進行‘雙反’,有些是不能像美國市場那樣進行規避的。”上述光伏企業人士認為。

      對此,阿特斯太陽能政府關系及業務發展總監張謙表示,如果印度對中國企業進行反傾銷調查,企業將會像應對歐美“雙反”調查一樣采取抗辯措施。(高立萍)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