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信息化一直是我國新醫改方案的重要技術基礎。不僅醫院自身業務的系統復雜性對管理信息系統升級提出了要求,隨著醫改的深入和醫療保障體制的健全,構建以電子病歷、居民健康檔案為基礎的區域醫療信息系統,實現醫院、醫療機構、行政管理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更成為未來發展趨勢。
近日,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寧家駿透露,該中心正和衛生部共同研究規劃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基本框架已構建完成。由此不難讀出,醫療信息化產業將迎來下一波機遇。
近幾年,我國醫療IT市場的增長速度都在25%以上。2011年,醫療行業IT花費是146億元,幾乎占了醫療總費用的0.8%。有業內人士預測,到2015年這筆花費將達290億元。并且未來5年內,醫療IT市場增速將高于其他行業IT市場平均增速。不得不說,這是一杯分量不輕的羹。
寧家駿所說的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包括基層醫療衛生管理系統、中西醫協同公共衛生管理信息系統、醫療健康公共服務信息系統和醫療衛生事業行政監督管理系統四大業務應用系統。
其中的基層醫療信息化,是“十二五”建設重點,市場潛力大,地方政府是其發展的重要推手。因此,尋求與政府合作是切入醫療信息化領域的重要途徑。
來源:科學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