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跌13周的煤炭價格又連續兩周出現持平。昨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公布,繼續以626元/噸保持平穩走勢。專家認為,626元/噸很可能是煤炭價格底線,但煤業回暖并不明朗,煤價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的窄幅震蕩。
煤炭價格經前期大挫之后,7月末跌幅開始收窄。尤其進入8月以來,動力煤指數連平兩周似乎正釋放出煤炭價格即將回暖的信號。卓創資訊動力煤分析師王婷表示,現在煤炭行業確實存在多方因素支撐市場好轉。“之前的十多周,煤炭處于探底過程,降幅已超2008年,價格下跌空間逐步收窄。煤炭價格方面顯現出企穩態勢,而且在生產、流通、銷售三個環節都存在利好因素。”
7月,煤炭主要生產地山西、內蒙古等西北省份的中小煤企限產、停產不斷。“加之很多山西產煤大省的一些煤業巨頭采取限產保價措施,加劇了煤炭供應不足,造成一些港口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業內人士介紹說,國際煤炭價格回升以及進口量減少也進一步收緊了煤炭供應。
此外,7月北方降雨較多,造成大秦線等主要運煤通道受阻嚴重,發運量減少將近一半。“蘇拉”、“達維”、“海葵”三大臺風也對港口作業、海上運輸造成較大影響。一家南方電企介紹說,北方的煤炭主要運往南方,很多電企往往是“吃光了”才進煤。如今價格穩定,加之暑期的過度消耗,各電企紛紛迎來補庫存周期,從而拉動了煤炭需求上升。
但是,兩周持平是否意味著在醞釀煤炭價格的拐點呢?王婷認為,“煤炭市場回暖的前景并不明朗,其價格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的窄幅震蕩”。她進一步解釋道,國家整體經濟好轉不明,政府弱勢調整,很難刺激煤炭價格迅速回升。加之南方水電目前還相對充足,煤電需求量較少,對于煤炭價格沒有較為明顯的提振效果。
煤炭分析師李朝林同樣表示,短期內煤炭將會持穩,即便上揚,幅度也不會太大。“雖然《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實施方案》中提到,2012年全國煤炭產量將控制在36.5億噸,其中內蒙古、山西和陜西前三大煤炭主產地均有不同程度限產,但此方案還只限于指導意見,很難對企業具有強制力。”隨著需求提升,前期因行業不景氣停產的部分小企業,還會逐步復產。(記者 馬駿昊)
來源:北京商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