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狀況的下行已傳導到銀行。
根據統計,在已公布中報的516家上市公司中,356家企業的壞賬準備有所升高,占統計企業總數的69%,持平的有33家,壞賬準備減少的為25%。從行業分布看,制造業、煤炭、地產相關產業壞賬準備增加比較多,陽泉煤業以1.3億元的壞賬準備增加額位居516家企業的第一位。
事實上,局部區域的不良貸款已有所爆發。溫州銀監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該市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181.4億元,較年初翻了一倍多。同期鄂爾多斯的不良貸款已達44.92億元,比年初增加30億元。
同時,銀行方面也有所體現。截至6月末,興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42.12億元,較去年年底增加4.97億元。華夏銀行不良貸款余額56.84億元,較年初增加0.84億元。
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7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63.88萬億元,同比增長15.9%。隨著銀行中報逐漸披露,估計還會有更多的壞賬暴露。
銀行對放貸更為謹慎。“最近都很少出去,現在對企業貸款都審查得更為嚴格。”某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
應收賬款飆升
企業的應收賬款在不斷增加。根據數據,今年上半年,納入統計的410家企業的應收賬款為1423億,去年末該數據為1036億元,增幅高達37%。值得關注的是,有323家企業的應收賬款增加,占統計企業數的79%。
與此同時,壞賬準備水漲船高。
在已經公布中報的企業中,近七成的壞賬準備增加,其中,煤炭行業表現“搶眼”。從增加的絕對額看,煤炭產業鏈中的陽泉煤業、天地科技 、鄭煤機在前十大企業中占據三席,分別以12798萬元、9757萬元、5347萬元排在第一、第三和第九。
上述人士介紹,壞賬準備是對可能收不回的應收賬款計提的準備,壞賬準備計提越多表示應收賬款發生損失的可能性越大。
以陽泉煤業為例,其一年內的應收賬款比例為96.48%,而年初此數據為97.13%,截至今年6月30日,陽泉煤業的應收賬款為38億元。陽泉煤業被拖欠的貨款在增加,時間在增長。
而房地產相關企業在壞賬準備前十大企業中也占據了三席。萬科以1億元的增加額排在第二位,主業為裝飾的江河幕墻 、亞廈股份分別以7450萬元、6719萬元排在絕對增加額榜的第四、第五位。
經營狀況下行傳導銀行
企業的應收賬款增多,直接影響現金流,并最終影響其還款能力。以亞廈股份為例,其上半年的銷售收入為40億元,但收到的現金為28億元,其應收賬款從37億元增加到47億元,其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5億元,而去年同期此數據為-1.8億元。
“應收賬款時間過長,會造成企業資金緊缺,影響周轉,甚至會導致企業破產。”上述人士表示。ST輕騎就是被巨額應收賬款拖垮的典型,其應收賬款一度高達近3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的銀行借款還在增加。
納入統計的企業短期借款余額為3038億元,比年初增加164億元,長期借款余額為3600億元,比年初增加319億元。
企業經營狀況的惡化已傳導到銀行,表現為銀行不良貸款和逾期貸款反彈。
華夏銀行中報顯示,其不良貸款余額56.84億元,較年初增加0.84億元。此外,逾期貸款余額58.58億元,占全部貸款0.87%,較年初上升0.14個百分點。
華夏銀行對此的解釋是,“少數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受宏觀經濟影響或自身經營管理不善,導致償債能力下降。”
而興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42.12億元,較年初增4.97億元,不良貸款率0.4%,較年初上升0.02%。其中對公不良貸款35.1億元,不良貸款率0.45%。此外,逾期貸款為85.06億元,比年初增加22.77億元,增幅高達34%。
興業銀行解釋說,由于部分客戶經營壓力加大,資金鏈緊張,出現暫時性還款困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