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的狂跌令電煤價格并軌的呼聲再起。與以往不同的是,隨著市場煤價格漸漸逼近甚至低于合同煤,一直強烈抵制并軌的電力企業有所松口。記者從中電聯了解到,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神華、粵電及浙能集團等大型發電企業的負責人日前聚集北京,就電煤并軌問題舉行了內部會議,并形成統一報告上報了國家發改委。
長期以來,我國煤炭市場一直實行價格雙軌制,其中重點合同煤由煤、電雙方每年一簽,而市場煤價格則隨行就市。但2000年以來,重點合同煤的價格幾乎都低于市場價,二者價格相差高達200元以上。因此早從2008年起,就不斷有煤企提出電煤價格并軌,但出于對煤價高位運行的擔憂,電力企業一直不同意終結電煤價格的雙軌制。
不過,現在來看,電煤價格并軌迎來了真正的時機。上周公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已出現13連跌,5500大卡的動力煤價已經跌至625元/噸,與合同煤600元/噸的價格已十分接近,部分地區的市場煤價格甚至已經低于合同煤。煤炭買賣雙方的形勢出現了逆轉,電企對于煤價并軌的態度也出現了變化。
一位電企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型發電企業聯合上書發改委建言電煤價格并軌,正是當前大部分發電企業的共同期待。“現在國內很多地區的合同煤價已經超過了市場煤價,這對電企造成了不小壓力。很多電企現在都是負債運行,也因此出現了無奈毀約的情況。”該負責人介紹說。
對此,煤炭分析師李朝林解釋稱,重點電煤合同在價格高企時為電企提供保護傘,但是當市場煤低價運行時,則反成了電企的負擔,現在整個行情正在促成電煤市場化。
中國煤運銷協會副秘書長梁敦仕也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國務院很重視煤電改革,要求發改委盡快推進。梁敦仕解釋道,金屬、水泥的計劃合同價格被松綁后,兩者完全進入市場競爭中,他們的價格隨之下滑,而這對下游企業已產生利好。“煤電趨勢亦是這個情形,如果電煤價格并軌可以順勢形成,煤炭企業將會得到更加自由的發展空間,供過于求的現狀將會形成。”
另據一位業內專家預測,目前主要大型電企的聯合上書恰是一個契機,將加速煤電改革的進度,而我國煤電市場化格局也將很快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電煤價格并軌,中電聯發出警示稱,“如果不是從‘市場煤計劃電’和電煤運矛盾的體制、機制性問題入手統籌提出解決辦法的情況下,僅實行電煤價格并軌可能導致電煤供求更加混亂,對電力運行特別是對中長期電力供需平衡帶來較大沖擊”。
來源:北京商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