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產品價格全球同漲 中國糧價被推高


    作者:楊倩    時間:2012-08-08





    入夏以來,美國持久干旱,農產品炒作的“天氣升水”因素彰顯。干旱的魔爪伸向了俄羅斯、歐洲、非洲、印度等地。巴西水災、中國國內暴雨同樣猖狂。國內外極端天氣此起彼伏,給農產品未來價格走勢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影響。

      盡管美國中西部部分地區出現降雨,對旱情略有緩解,但高溫干旱天氣在8月中旬前持續,降雨給農作物生長帶來的利好釋放空間有限。

      全球糧價水漲船高

      美國專家認為,美國旱災影響的不僅是本國,也會給全球其他國家農產品帶來一場價格風暴。

      干旱導致美國農產品大幅減產。美國農業部7月將玉米產量目標從每英畝166蒲式耳下調至146蒲式耳,降幅為空前的12%;大豆從每英畝43.9蒲式耳下調至40.5蒲式耳,對2012/13年大豆結轉庫存預估也調低至1.3億蒲式耳,大大低于市場預估的1.41億蒲式耳。

      無獨有偶,因干旱歉收,近日俄羅斯農業部再次下調了今年糧食產量預測。俄羅斯農業部長費多羅夫表示,今年俄羅斯全國糧食歉收總量可能達到1400萬噸,而去年俄羅斯的糧食產量為9420萬噸。

      持續的干旱天氣以及糧價飆升引發了各方極大擔憂。在美國天氣異常干旱,歐洲一些國家持續降雨,俄羅斯、印度等產糧國降雨不足等因素的推動下,國際糧食價格不斷飆高。7月份以來,俄羅斯的谷物價格已經出現了大幅上漲。根據相關報道,7月中旬新羅西斯克港的4級小麥噸價達到9500盧布。

      近日,國際糧農組織FAO在一份題為《農業展望2012~2021》的報告中指出,未來10年國際糧價將保持目前的高水平,即使價格有所下滑,也將比過去10年平均價格高出10%~30%。

      中國糧價被推高

      國際農產品價格高企或將推高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對進口大豆的依存度高達80%,玉米等其他糧食作物的進口依存度也在不斷攀升。海關統計顯示,上半年谷物產品進口在所有33大類產品中增幅最大,高達283%。

      我國目前糧食自給率已下降到90%以下,對世界糧食價格的聯動反應高度敏感。美國大旱引發的全球農產品價格上漲,將會推動我國糧價上漲,進而推高農副產品價格,將給CPI造成巨大壓力。(作者:楊倩)

    來源:國際商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