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監會近期公布的《電力監管年度報告2011》顯示,2011年全國火電投資跌幅高達26%,并且已經連續下降6年。而與此同時,清潔能源發電量僅輕微上揚了0.9個百分點。
“火電投資下降過快,而清潔能源短期內還不可能成為電力供應的主力,如果這種情況不改變,未來幾年可能出現大面積電荒的局面。”能源專家林伯強警告說。
而電監會也預警,作為電力供應主力,火電投資持續下降將對未來電力供應造成重大影響。
此次印度大停電其中一大原因是電力裝機嚴重不足,而其背后所隱藏的問題也與中國相似:燃料成本過高而電價過低,導致電力企業虧損嚴重,印度國有電力企業的負債額高達3萬億盧比合540億美元,使得電力投資動力不足。
“在目前狀況下,增加火電投資需要政府給予有力的引導,畢竟現在火電企業連年虧損,企業投資的積極性已經嚴重受挫。”林伯強說。
連續6年下降
上述《電力監管年度報告2011》顯示,2011年除華能集團電力業務盈利1.92億元外,其他四大電力集團虧損額高達151.17億元,業績同比負增長348.32%。2011年全國火電投資僅1054億元,同比減少372億元,降幅高達26%。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5年以來,我國火電投資逐年下降,2011年火電投資總額甚至不足2005年的一半。
而來自中電聯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火電新增裝機和投資仍全面下滑。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增發電生產能力2585萬千瓦,比上年同期減少892萬千瓦,主要是火電比上年同期減少744萬千瓦。而今年1-5月份,電源完成投資114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96%。在電源完成投資中,火電投資只占295億元,同比下降25.26%。
在林伯強看來,雖然火電投資應該逐漸下降,但應當警惕目前這種快速的下降。“火電投資下降,經濟增速放緩的今年,可能影響不大,但是如果下降繼續持續,在幾年后經濟高速發展,全社會用電量大幅度上升時,由于火電裝機量不足,將會引發大面積‘電荒’。”
中電聯統計部主任薛靜認為,電源結構調整,火電企業長期虧損導致融資困難以及電力需求增幅下滑,是造成目前火電項目建設滯后的主要原因。
“ ‘十一五’計劃強調調整電源結構,電力集團在投資能力有限的前提條件下肯定選擇多上新能源項目,一增一減,火電投資的規模必然會下降。” 薛靜說,而在最近幾年中,煤炭價格快速上漲,火電企業長期虧損,資金鏈超級緊張,對于火電的投資也就更加沒有動力。
“過去我們效益好的時候,作為央企的子公司,我們在銀行貸款非常容易,而且還能申請到10%的利息下浮,但現在公司經營困難了,上浮10%都不好借款。”國電集團旗下一家電廠的財務負責人對記者說。
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不新增火電項目,另一方面借機清理長期虧損的火電項目,已經成為火電巨頭心照不宣的選擇。
“煤電價格倒掛,火電板塊連續虧損且資產負債率高,在這種背景下,還加大火電投資肯定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 上述財務負責人說。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