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協7月31日發布的信息顯示,上半年鋼協會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僅為23.85億,同比大幅減少545.49億,減幅95.81%;虧損企業虧損額達到142.48億,虧損面達到33.75%。銷售利潤由去年同期的3.06%,降到僅為0.13%。
中鋼協秘書長張長富說,行業實現利潤水平已經極低并處于虧損邊緣,如果扣除投資收益,鋼鐵主業實際上處于虧損狀態。
根據中鋼協的統計,上半年,全國粗鋼產量達到3.57億噸,同比增長1.8%,但同期鋼協會員企業同比減產31噸,74家會員中有33家企業產量同比下降,但非會員企業產量卻大幅增長了12.9%。中鋼協據此稱,上半年,新增的粗鋼產量全部來自非會員的地方中小企業。
上半年全國粗鋼表觀消費量幾乎沒有增長。原因在于,今年上半年,由于國家實施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以及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大幅回落,汽車產量同比增長僅為4.1%,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10.1%,其他主要用鋼行業鋼材需求增長緩慢。
另根據中鋼協的統計,今年上半年,會員企業的財務費用支出同比上升了37%。張長富說,今年以來,鋼鐵企業仍面臨融資貴、融資難的困難,相當一部分企業對銀行的資金用不起,用不上。主要表現在,貸款利息支出過多;貼現利息支出較大;貸款較為難貸,尤其是中長期貸款。
面對嚴峻的市場環境,中鋼協正在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優惠政策。中鋼協副秘書長屈秀麗說,目前正在出口退稅等方面跟國家在爭取一些政策,主要是想增加一些出口,行業和企業有這樣的一些要求。其次,還涉及到一些線條較粗的稅目,要看看國家有關部門能否進一步有一些細化。
日前,有傳言稱,工信部正在計劃重新實施“以產頂進”政策以幫扶鋼廠。該政策是指經過批準的列名鋼鐵企業,以不含稅價格銷售給加工出口企業用于加工生產出口產品的“加工出口專用鋼材”,實行全額退17%增值稅后改為免抵。此政策起源于1999年,2005年曾被取消。“以產頂進”政策的復辟,在業內引起不小爭議。
中鋼協副秘書長兼冶金規劃院院長李新創表示,“以產頂進”政策,不是一個爭取出口稅收優惠的問題,而是在為國內鋼廠爭取稅收公平。
按照現有的政策,中國每年進口的1500萬噸鋼材中,有700到800萬噸是鋼材是進來做來料加工的,這個政策國家是零關稅的。這對于國內鋼廠來說,是不公平的。因此,鋼鐵企業對“以產頂進”政策的呼吁由來已久。(記者 張向東)
來源:經濟觀察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