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調查公司尼爾森8月1日在京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05點,較上季度下滑5點,但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91點。
尼爾森大中華區總裁嚴旋說,因歐債危機、經濟放緩、外銷市場影響的緣故,中國消費者信心受到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但相較于全球平均值和美國,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仍然是最樂觀的。 “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在過去幾個季度持續攀升,并在今年一季度達到最高點,適當回落是合理的。”
調查顯示,在經歷去年第四季度及今年第一季度的連續增長后分別為108點和110點,第二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回落到105點。該指數回落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收入預期降低的影響最大二季度消費者收入預期為66%,比上季度下滑7個百分點。
嚴旋分析認為,經濟和就業放緩影響了低線城市和農村對收入增長的預期。而在一線城市,更多的就業機會、更低的物價漲幅特別是交通與住宅價格的平穩使得消費者對收入有更好的預期。
據新華網報道,尼爾森消費者信心指數高于100表示信心水平樂觀,100以下表示相對悲觀。每季度發布的尼爾森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對中國一線城市至農村的3500名消費者進行持續跟蹤調查,在同類調查中規模最大。
來源:證券時報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