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印發《關于在北京等8省市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71號文件,以下簡稱“通知”,對8省市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政策加以明確。
通知確定北京將于9月1日進行試點,同時對其他省市試點的時間也進行了安排。
記者發現,試點仍是在交通運輸行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與上海適用同樣的方案和政策安排,只對其中個別條款進行了調整。
但是,其中并沒有規定對于因營改增而出現稅負增加的企業,是否進行財政補貼,這也成為了地方政府對“通知”執行的最大疑問。
時間表已定
通知指出,擴大試點的8省市,應當從8月1日開始面向社會組織試點工作,并在規定時間完成新舊稅制的轉換:北京市為2012年9月1日,江蘇省、安徽省為2012年10月1日,福建省、廣東省為2012年11月1日,天津市、浙江省、湖北省為2012年12月1日。
之所以選擇這八個省市,財政部給的說法是,這些省份多在東部沿海,經濟總量大,對全國經濟的發展,舉足輕重;同時,這些地區的服務業相對發達,改革示范效應明顯,能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也能促進整體經濟結構的調整。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指出,這個時間表主要是根據各地準備的充分程度來定。北京和上海一樣,作為一個直轄市,行政層級不是太復雜,稅收管理水平也相對較高,所以先行試點,具示范帶動作用。
各省市需要在指定時間之前,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如開展試點納稅人認定和培訓、征管設備和系統調試、發票稅控系統發行和安裝,以及發票發售等。
適用政策方面,基本與上海一致。
交通運輸業適用11%的稅率,部分現代服務業中的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鑒證咨詢服務適用6%的稅率,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適用17%的稅率。原適用營業稅差額征稅的政策將延續;原歸屬試點地區的營業稅收入,仍將歸試點地區;改后的增值稅,由國稅局負責征管。
71號文指出,將廢止《試點有關事項的規定》第一條第五項中,“試點地區應稅服務年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的原公路、內河貨物運輸業自開票納稅人,應當申請認定為一般納稅人。”
即,銷售額未超過500萬元的原公路、內河貨物運輸業自開票納稅人,按照原上海試點的方案,應該統一按一般納稅人,適用11%的稅率;現在,企業也可以不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按照小額納稅人的政策,適用3%的征收率。
因為按照國家政策,銷售額500萬元是區分一般納稅人和小額納稅人的界限。銷售額500萬元以下的試點企業,一般是按照小額納稅人來處理,適用3%的征收率;不過,企業也可以自己申請成為一般納稅人,適用行業相應增值稅稅率。
中翰稅務合伙人王駿指出,這對那些早已購置固定資產的相關運輸企業而言,是一個利好消息:由于他們沒有相應進項抵扣,選擇3%的征收率,相比按增值稅11%的稅率而言,稅負要輕得多。
之前,業界很多人認為上海的這條政策是不合理的,其他行業500萬以下企業都可以按小額納稅人征稅,為何單獨交通運輸行業中、500萬以下、自開票的企業,規定一定要按一般納稅人處理呢?
財政補貼疑問
《試點若干政策通知》中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改為,“注冊在試點地區的單位從事航空運輸業務繳納增值稅和營業稅的有關問題另行通知”。
上海試點給予東方航空以特殊政策,允許其分公司在上海總部匯總納稅。但現在對其他城市相關航空公司,暫未給出明確規定。
王駿認為,這可能跟航空公司試點后,增值稅的繳納是按季度申報,而原營業稅是按月進行申報有關。如北京將在9月1日進行試點,這是三季度的最后一個月,這單獨一個月不好按增值稅進行申報,所以相關政策再另行規定。
從上海試點情況來看,雖然有部分企業存在稅負增加的情況,但上海市也出臺相關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在堅持稅負不增加的原則下,對相關稅負增加企業進行財政補貼。但“71號文”,并未對財政補貼這一項進行規定。
據記者了解,北京將延續上海財政補貼的政策,并正在制定相關評估方法。由于營業稅和增值稅適用不同的征稅方法,營業稅為價內稅,增值稅為價外稅,兩個稅種的稅負轉換并非易事。
據上海官方公布的數據,一季度試點企業與原一般納稅人減稅規模大約為20億元。王駿指出,營改增畢竟是一項減稅措施,對地方財政是一種考驗。如江蘇和安徽,其南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大,未來可能還需要平衡地區間不同的效益。
胡怡建指出,上海營改增實際帶來的減稅效應可能比預期的要大。他指出,前5個月營改增稅收為80多個億,其中試點企業減稅11個億,但試點企業開出去50多個億的增值稅發票,前5個月減稅規模合計達60多億元,全年大概有150億元。比上海官方公布的一季度20億元,全年大概80億元的規模大得多。因為上海企業開出的增值稅發票,在上海本地的占三分之一,開往外地的有三分之二。
胡怡建進一步指出,在經濟下滑的背景下,地方財力已經吃緊,部分財政承受能力不是太強的試點地區,可能面臨挑戰。
此前,不少地區不愿改革,主要是擔心目前上海運輸業增值稅試點稅率過高,改革提出的是11%增值稅稅率,相比3%的營業稅率,無法讓企業有動力。
四川現代物流協會秘書長文德華告訴記者,最大的問題是,營業稅是歸地方的,增值稅是中央、地方各占75%、25%,地方拿走的多,目前上海是改革后中央增加的稅收暫時還給地方,如果鋪開改革,以后營業稅改增值稅需要有說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