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是今年下半年經濟調整基調的一個開啟。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這一天,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研究了當前的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并對下半年的基調、方向與任務給予了明確。
除了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外,有幾個方面的細微變化是下半年經濟調整的重中之重。
其一,加大結構性減稅政策力度,這一點與大力支持小微企業和服務業發展等,都表明要進一步減輕企業經營運行成本,不僅是中小微企業,預計一些對進出口貿易有重大影響的產業也會實施相應的減稅政策,相關產業的出口退稅調整或許也會接踵而至。此外,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也勢在必行。
其二,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改善居民消費能力和環境。這一表態提醒當前的國際經濟環境仍相當復雜多變,歐債危機的不確定性與美日經濟復蘇的力度同樣令人擔憂。借機希望進一步通過各種措施來促進和擴大國內需求,在這方面,除了刺激消費的各項優惠及補貼政策外,通過進一步降息來刺激百姓減少儲蓄、增加消費或許會為貨幣當局所采用。
其三,在優化投資結構的同時擴大有效投資,落實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這一表態與近期高層的頻頻表態及各部委出臺的相關政策密切呼應,意味著中央高層希望借機擴大民資進入范圍,優化民資投資環境,完善民資投資法規等。同時以民間投資部分替代國家投資,以激發和創造更多的就業,支持更多民企發展壯大。
從現實來看,一些地方政府早就已經加大了民資的利用。比如自鐵道部將城際鐵路修筑權全盤下放地方后,各地方誠邀民間參與修路修建的熱情隨之高漲,在引入民資方面,同樣顯得積極和誠懇。與此同時,廣東省日前率先公布了44個面向民間資本公開招投標的重大項目,這批項目總投資2353億元,其中7個為鐵路項目,共計1025.9億元,5個為城際鐵路項目。據了解,廣東方面希望通過公開招標等方式面向市場,鼓勵民間資本采取獨資、控股、參股或者以BT、BOT、PPP等模式參與投資建設運營。
因此,從某種意義而言,這一輪經濟下行的壓力與國際環境的復雜多變給了民資一次大展舞臺、拓展經濟參與范疇的機會。
其四,加大對國家重大項目建設的支持也意味著下半年的總體投資會有適當增加。(唐福勇)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