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至今,萬科在全國范圍內頻頻拿地,在一個月時間內已斥資約60億元,且幾乎全部以底價成交。
昨天上午,在上海虹橋商務區的一次三地連拍的集中出讓中,上海萬科以20.32億元的底價將一幅商住辦綜合用地收入囊中。該地塊是大虹橋規劃獲批之后出讓的首幅包含住宅性質的地塊。記者梳理發現,自7月至今,萬科在全國范圍內頻頻拿地,在一個月時間內已斥資約60億元,且幾乎全部以底價成交。
今年二季度以來,龍頭房企及央企在土地市場“抄底”勢頭兇猛。業內人士預計,隨著三季度土地供應量的加大以及房企資金狀況的好轉,優質地塊的爭奪將更趨激烈,房企的拿地成本或將高于二季度。
萬科二度進駐大虹橋
昨天拍賣的上海虹橋商務區核心區北片區11號地塊屬于商住辦用地,出讓面積約11萬平方米,容積率1.58。作為近三年來虹橋商務核心區成交用地中唯一一幅具備住宅屬性、且出讓面積最大的用地,該地塊一經掛牌,即引起眾多房企關注,共計有22家企業領取了競拍申請書。但出乎很多業內人士意料的是,最終參與競買的房企僅有1家,上海滬彤置業有限公司未經現場競價環節即以底價輕松摘得。
“頗多的土地規劃建設門檻或許是讓眾多房企望而卻步的重要原因。”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一分析師認為。
從上海規土局網站的答疑紀要文件來看,該地塊未來住宅部分在8萬-10萬平方米之間,將占到總建筑面積的46.5%,但要求可建住宅套數至少為1050套,這意味著建成后的住宅房源只能是套均面積在80-100平方米之間的小戶型。
據記者了解,上海滬彤置業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正是萬科上海區域公司副總經理陳東彪。而上海萬科也在第一時間向記者確認了獲地情況。此番競得北片區11號地塊是萬科二度入駐虹橋商務區核心區。2011年,萬科以14.8億元競得虹橋商務區核心區一期03號地塊南塊,樓板價13398元/平方米,該地塊出讓面積32176.6平方米,為其他商服用地。
龍頭房企紛紛加碼圈地
隨著樓市逐漸升溫,萬科在土地市場的動作頻頻。根據公開資料粗略統計,7月份至今,萬科分別在杭州、重慶、寧波、成都以及上海等地拿下多宗商住地塊,支付土地款高達60余億元,且幾乎均以底價成交。其中,就在拿下虹橋北片區11號地塊的前一天,即7月31日,萬科在一天時間內分別在杭州、成都兩地瘋狂拿地,共計斥資18.67億元。這意味著在短短2天時間內萬科拿地花費了近40億元。
不僅萬科,保利、中海、恒大等大型房企也紛紛出手,在各地土地出讓會上身影頻現。6月份,保利分別在重慶、德陽等地拿下9宗地塊,斥資30億元,新增土地儲備167萬平方米;恒大地產6月新增地塊10宗地,土地面積達90萬平方米,總地價高達27.8億元,為5月投資額的10倍;綠地5月在濟南、大連一口氣拿了11幅地塊,總建筑面積超過150萬平方米;龍湖6月份也補充了近10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
對于近期加碼拿地的表現,萬科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今年一季度主要城市地價雖然有所調整,但幅度并不大,且大多數城市總體供應量明顯萎縮,土地市場機會并不多。到了二季度,土地市場成交局部活躍,但整體并未放量,預計下半年各地將加大土地供應力度,對于萬科這樣資金較為充裕的房企來說,土地市場的確有不少機會可以靈活把握。
克爾瑞房地產信息集團研究中心李瑩則認為,今年二季度是房企拿地成本的低位,7、8月份依舊是房企拿地較合適的時機。隨著三季度土地供應的加大以及房企資金狀況的好轉,優質地塊的爭奪將更為激烈,房企的拿地成本或將高于二季度。
萬科近期拿地的成本控制良好,也輔證了這一判斷。萬科當前拿地幾乎全為底價競得,平均樓板價基本在2000元/平方米左右,明顯低于其他知名房企。
來源:上海證券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