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改委調研重點電煤價格和市場煤價格合并


    作者:王秀強    時間:2012-07-03





    能源經濟下行,能源產品價格改革迎來難得良機,煤炭便是其中之一。

      據本報多方了解,日前,國家發改委會同鐵道部、交通部、國家能源局、煤炭工業協會等部門先后赴山西、內蒙古開展調研。此次調研目的是,掌握當前煤炭經濟運行和地方煤炭交易市場建設狀況。

      了解此次調研的人士透露,在調研過程中,一個重要議題是就合并重點電煤價格與市場煤價格聽取企業和地方部門意見。

      我國煤炭市場化進程歷經30余年,煤炭價格由政府管制不斷向市場定價改革。當前,我國煤炭仍采用價格雙軌制,在價格調控下分為重點電煤合同價格和市場煤價格。

      在煤炭供應緊張、煤價暴漲、電價機制不完善的格局下,重點電煤合同極大保護發電企業利益。一般情況下,重點電煤價格低于市場煤200元/噸左右,每年重點合同量在10億噸上下。

      但對于煤炭企業而言,多不情愿履行重點合約,一位地方煤炭行業管理人士說:“每多簽一噸重點電煤合同,就意味著有200元的利益損失。”

      因而,在煤炭供應緊張時,重點電煤合同兌現率往往較低,或者煤質難以保證。而下游用戶和中間貿易商為爭取重點合同,往往費盡心機。

      全國政協委員、中冶集團董事長經天亮在今年全國兩會提案中直言,“電煤價格實行雙軌制,影響了煤炭和電力行業的正常經營,也為相關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提供尋租空間,引發腐敗現象。”

      如今時機似乎即將來臨,受國內外經濟大勢影響,煤炭市場急轉。當前,國內煤價已大幅下滑,煤炭市場供需寬松,主要中轉港口、電廠煤炭庫存激增,煤炭行業已經著手迎接寒潮。

      2012年全國迎峰度夏電煤運輸工作會議透露,目前全國363家鐵路直達運輸電廠存煤已達6000萬噸,可耗天數高達30天。

      經過一輪價格暴跌,市場煤價格與重點電煤價格接近,理論上講,當下是煤價改革、取消重點電煤的好時機。

      不過,取消煤炭重點合同,不僅需要加緊煤炭市場化改革,還需要同期推動電力體制和電價市場化改革,此項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或勢必受多個利益主體阻撓。

    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