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監會:2011年五大電企合計虧損151.17億元


    時間:2012-07-02





      電監會在《2011年電力監管年度報告》中稱,由于近年來煤炭價格攀升,加之財務成本增多,導致發電經營困難,去年,五大發電集團電力業務合計虧損151.17億元,全國火電投資下降26%。

      某機構電力行業研究員對此認為:已經算是很大的虧損幅度,煤價是最主要的原因。“去年很多電廠都接著停機檢修的名義罷工,因為發1度電的燃料費用就超過了它的收入。”他還舉例華能國際在新加坡電廠的盈利狀況對比國內分析稱:“去年華能國際在新加坡的一家電廠的利潤比他在國內所有的電廠的利潤還高。”

      我國電力企業雖然在去年歷經“最長冬天”,但電力工業發展并未停滯。據電監會報告分析,去年我國發電量和電網規模已居世界第一位,電源結構優化成果也比較明顯,電裝機2.3億千瓦,年發電量6900億千瓦時,風電并網運行規模超4500萬千瓦,均居世界第一。

      在技術裝備方面,大型空冷機組、循環流化床機組應用等方面都取得國際領先地位。電力體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中國電建、中國能建組建完成,電網企業主輔分離取得實質性進展。

      去年的“行業過冬”造成的虧損背后,還潛藏增長乏力的隱憂。根據報告,去年全國火電投資下降26%,機構人士認為“因為虧損太厲害、資產負債率較高,許多企業已無力新增投資,這也將讓電力企業增長潛力下降。”

      但多家機構分析師向記者表示,今年煤價超跌和降息因素或為電力行業業績帶來反轉劇情,而此前電力股的市場表現也印證了這一事實。煤炭超跌有幾方面因素,一是今年中國經濟下行周期,對煤炭的需求減弱,煤炭的供給反而是增長的,導致供過于求,使得煤價下跌;

      另外,進口煤比國內的煤便宜,大量的進口煤也給國內煤價帶來壓力。

      記者了解到,秦皇島平倉價已由初的800元每噸跌到了現在的685元每噸。

      但今年電力行業也并非零壓力“過春天”,專家認為,今年用電需求的下降、火電投資不足導致新增裝機不足的風險都需引起注意。“目前來看,經濟的下滑也反映在了發電量增速的下降上。按照這樣的裝機增速,如果經濟好轉,那只能是火電的利用小時提高來支撐電量的增長,不過利用小時最多也就6000多小時,更高的電量增長還是得靠裝機。”

      同時,電廠今年實際的煤價不像秦皇島的煤價跌得那么慘,因為企業年初還有一定的庫存,所以平均下來的跌幅會小一些。今年1-6月份的煤價跟去年全年的水平相當。

      但機構大多對今年電企業績表示樂觀,“業績當然是要增長。煤價跌對電力企業的影響比電量降低來得更大。”

      另據電監會預測,2012年全國新增發電約9000萬千瓦,年底裝機總量將突破11億千瓦。全年全社會用電量5.1-5.15萬億千瓦時,最高用電負荷6.8億千瓦。

    來源:中國證券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