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證金現金管理業務擴容在即 大券商稱準備就緒


    作者:錢曉涵    時間:2012-06-25





      券商保證金現金管理業務的試點范圍正在迅速擴大。本報記者日前獲悉,國泰君安、華泰證券、銀河證券等第二批申報此項業務的券商近期有望拿到批文,相關資產管理產品6月下旬即可發行。

      “產品發行的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目前我們已經準備就緒,就等管理層的發令槍響。”某大型券商資管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非常重視這項新業務,一旦拿到批文,將全力推進產品發行。

      客戶保證金現金管理業務,是指在不影響投資者正常證券交易的前提下,券商每天收盤后,將簽約客戶的閑置保證金投向各類銀行同業存款,以取得遠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去年下半年,信達證券成為全行業第一家拿到客戶保證金現金管理業務牌照的券商。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一季度末,信達證券“現金寶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實際管理規模,從成立之初2011年11月8日的1.797億元,迅速擴張至12.464億元,增幅接近7倍;“現金寶”實現了3%的年化收益率,是同期銀行活期存款利率的6倍。對于上萬億“躺”在證券保證金賬戶上的沉淀資金而言,這樣的收益率無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家券商均為經紀業務排名居前的大型券商,旗下客戶擁有的閑置保證金規模非常龐大。券商2011年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國泰君安證券客戶資金存款高達408億元,在所有券商中排名第一,遠高于信達證券的62億元;若算上華泰、銀河兩大券商,券商保證金現金管理業務理論上的最大管理規模將輕松突破千億元。

      “信達模式”是監管部門第一個批準的樣本,也為券商正式進軍現金管理市場打響了頭炮。考慮到業務的特殊性,監管部門要求信達證券在試點初期的6個月內,將現金管理業務的規模控制在15億元以內,推廣機構僅限于6家證券營業部;6個月過后,允許信達證券將管理規模上限提高至70億元,計劃推廣機構逐步擴大至公司的所有營業部。

      不過,記者獲悉,第二批拿到保證金現金管理業務牌照的券商將不再設有“試點期”。以國泰君安證券為例,公司計劃于6月底在全國所有近200個營業部推廣“國泰君安現金管家”,客戶首次認購起點為5萬元,推廣期規模上限為50億元,產品存續期間則無規模上限。

      業內人士分析,產品創新已經成為券商資產管理業務發展的主流方向。“資產管理產品必須要滿足客戶需求,為投資者創造價值,增強投資便利度。”國泰君安證券副總裁、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顧頡表示,券商資產管理的產品必須要為實體經濟服務,支持經濟發展。“未來公司將切實把握客戶需求,適應市場變化,通過創新開拓市場,實現資產管理業務的跨越式發展。”(錢曉涵)

    來源:上海證券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