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監會:今年迎峰度夏電力缺口將達3500萬千瓦


    作者:費磊    時間:2012-06-07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聯合舉辦的2012年全國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工作會議暨電力可靠性指標發布會今天6月4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現有的《發電設備可靠性評價規程》已經不能滿足目前電力可靠性管理的要求。

      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發布2011年度全國電力可靠性指標顯示,電力體制改革后我國電力可靠性水平總體上不斷進步,各類主要設施和系統的等效可用系數逐步提高,非計劃停運次數持續下降,10千伏用戶平均供電可靠率顯著提高。但與2010年比,由于煤質等原因,2011年機組非計劃停運次數等部分指標有所波動。

      2011年全國火電機組臺年平均備用小時為828.00小時,比2010年減少186.05小時。共發生非計劃停運1014次,非計劃停運總時間為74734.31小時,臺年平均分別為0.71次和50.25小時,較2010年臺年增加0.06次和減少了0.25小時。

      2011年,全國城市市中心+市區10千伏用戶平均供電可靠率為99.945%,同比上升了0.003%,相當于同級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由2010年的5.07小時下降到4.79小時。2011年全國農村10千伏用戶供電可靠率為99.7897%,同比提高了0.757%,相當于我國農村用戶的年平均停電時間由25.06小時減少到18.43小時。

      中電聯魏昭峰專職副理事長在大會報告中指出,隨著清潔能源的發展,現有的《發電設備可靠性評價規程》已經不能滿足電力可靠性管理的要求。目前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已啟動《水電設備可靠性評價規程》制定工作并將于明年完成。《風力發電設備可靠性評價規程》經過試用后計劃于明年上升為電力行業標準。隨著用戶服務的不斷提高,用戶供電可靠性統計乏味將由中壓向低壓延伸。

      國家電監會副主席史玉波表示,今后幾年我國電力發展將積極向清潔化、低碳化、市場化轉變,發展質量將逐步提升,發展空間十分廣闊。為此,要進一步強化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不斷滿足電力工業快速發展的客觀要求;進一步強化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促進電力安全工作和可靠性工作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強化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促進電力可靠性監督管理水平的穩步提升。

      與會代表認為,2012年,受火電裝機增長減緩、電煤供應問題、水電來水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缺電形勢呈現更為復雜的態勢,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極端情況下將會有3500萬千瓦左右的電力缺口,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的任務非常艱巨。(費磊)

    來源:中國廣播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