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防城港企沙工業園。已經獲得發改委核準的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正式動工興建。
兩天后,如果一切順利,同樣已核準的另一千萬噸級項目——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也將如期舉行開工儀式。
據悉,兩個項目建設均以壓縮鋼鐵產能為前提,其中廣東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614萬噸,廣西和武鋼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070萬噸。
但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獲悉,雖然寶鋼和武鋼在此之前均已淘汰落后產能達千萬噸,但未來如何協調新增產能與落后產能,仍是未知數。而以武鋼集團為例,目前并無壓縮產能的具體方案。
項目建設以壓縮產能為前提
根據發改委文件,廣西防城港鋼鐵項目的建設地點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企沙工業園,實施單位為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建設規模為年產鐵850萬噸、鋼920萬噸、鋼材860萬噸,總投資為639.9億元。
廣東湛江鋼鐵基地的建設地點為廣東省湛江市東海島,實施單位為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建設規模為年產鐵920萬噸、鋼1000萬噸、鋼材938萬噸,總投資為696.8億元。
發改委核準廣東湛江、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并非沒有條件。批文顯示,項目建設均以壓縮鋼鐵產能為前提,其中廣東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614萬噸,廣西和武鋼累計壓縮粗鋼產能1070萬噸。
但關于新建兩大基地,外界一直都有質疑。在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而企業效益微利的當下,項目建設被指責為高水平重復建設。
對此,張琳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外界對于項目會加劇產能過剩的說話不妥,“寶鋼武鋼兩項目的新建產能建立在淘汰舊產能的基礎上,落后產能的退出,往往離不開新產能的擠壓作用。”
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副司長余東明近日也釋疑稱,這是中國鋼鐵行業新變局的開始,“這是結合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優化產業布局和落實相關規劃而作出的決策”。
據悉,我國鋼鐵工業長期“北重南輕”、布局并不合理,沿海大型鋼鐵企業更是稀缺。目前,東南沿海地區尤其是珠三角地區長期從外地大量調運鋼材,其中,廣東需求的鋼材中一半以上需要靠外調。
根據工信部發布的 《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要求,要優化產業布局,改變鋼鐵業發展“北重南輕”局面,“加快建設湛江、防城港沿海鋼鐵精品基地,徹底改變東南沿海鋼材供需矛盾”。工信部稱,建設湛江、防城港鋼鐵精品基地,將徹底改變東南沿海鋼材供需矛盾,并提前布局中國鋼鐵出口。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