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4個月,歐盟27國對華實際投資同比下降近三成
□前4個月,服務業吸引外資額占同期全國總量的46.8%,超過制造業比重
□商務部尚未發現外資大規模撤出,不過中長期不排除“回流”可能
我國利用外資緣何連降六個月,是否意味著外資正在“移情別戀”?
歐盟撤資救主 FDI連續負增長
自去年11月份以來,我國FDI實際使用外資連續6個月出現同比負增長。
商務部15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我國FDI金額84.01億美元,同比下降0.74%。
1至4月,我國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7016家,同比下降13.9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78.81億美元,同比下降2.38%。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分析,我國實際利用外資持續出現負增長主要有內外兩方面原因。一方面,世界經濟總體增長乏力,全球直接投資受到很大影響。另一方面,從國內因素來看,隨著要素成本上升,我國經營成本優勢有所減弱。
“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使得全球FDI的‘蛋糕’變小了,而美國、歐盟等鼓勵產業回歸,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新興國家紛紛加大吸引外資的優惠力度,使得國際資本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分流。”商務部研究院跨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不過,沈丹陽強調:中國投資環境總體趨于完善,“我對中國利用外資的前景總體持樂觀態度。”
聯合國貿發會議4月12日發表的最新一期《全球投資趨勢監測報告》顯示,2011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流出量約為1.6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6%,但與2007年的峰值相比仍有25%的差距。
利用外資重量更重質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利用外資目前更注重優化結構和提高質量,而不是簡單地看引資規模。現在很多地方不是簡單的“招商引資”,而是提出要“招商選資”,這對利用外資的規模也有一定影響。
從具體結構而言,前4個月,服務業吸引外資額占同期全國總量的46.8%,超過制造業比重。其中,計算機應用服務業、金融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超過30%。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170.2億美元,同比下降4.4%。
分地域看,日本對華投資保持增長,而歐盟對華投資降幅較大。
1至4月,日本對華實際投資27億美元,同比增長16%;歐盟27國對華實際投資19億美元,同比下降27.9%;美國對華實際投資10.5億美元,同比微增1.9%。
沈丹陽對此表示:歐盟對華投資大幅縮水是受歐債危機影響,中國對歐出口也同樣呈現下降趨勢。總體而言,“因受歐債危機影響,中歐經貿關系比較低迷。”沈丹陽指出。
來源:中國證券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