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和商務部部長助理仇鴻介紹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等情況,并答記者問。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介紹,中醫藥已傳播到16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我國服務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
王國強認為,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具有三個重要意義:
一是對維護和增進人類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滿足國際社會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推動中醫藥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貢獻。
二是為展示和傳播中醫藥文化開辟了廣闊舞臺,有利于倡導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促進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三是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促進國際資金、技術和信息互動及共享,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理念、方法和科學技術,激發中醫藥發展潛能和活力,提升其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同時,王國強表示,我國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的條件已趨于成熟。“中醫藥事業初步形成了醫療、保健、教育、科研、文化、產業以及對外合作與交流全面發展的格局,在深化醫改、維護健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王國強說,“隨著健康觀念的變化和醫學模式的轉變,中醫藥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他介紹,第62界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由中國政府提議的《傳統醫學決議》,鼓勵和敦促發展傳統醫學。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已經成立,秘書處設在中國。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團體會員加入了總部設在中國的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和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主動要求與我國加強在中醫藥領域的合作和交流。
據介紹,目前,我國與外國政府及有關國際組織已簽訂了含有中醫藥合作內容的雙邊政府間協議96個,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49個。“我們和中美、中法、中德、中俄都有很好的中醫藥方面的合作,專門成立了機構,比如說和法國專門成立了中法中醫藥合作委員會,并已經舉行了四次的會議,促進這方面的合作。國際中醫藥醫療、教育、科技、產業合作有效開展。中醫針灸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已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王國強說,“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發展格局。這些都為中醫藥服務貿易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王國強強調,《關于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八項重點任務、七項政策措施和營造五個方面的發展環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結合部門職能認真貫徹落實。在近期重點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積極發展多種形式的中醫對外醫療合作,全面推進多層次中醫藥國際教育合作,深入開展高水平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加強中醫藥國際標準化建設,推動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
二是繼續深入研究中醫藥服務貿易的發展戰略、運行模式和促進體系等問題,積極推進影響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的解決。
三是推動設立中醫藥服務貿易促進專項,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示范機構建設、人才培養和標準制定等工作。
四是大力支持辦好“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務貿易交易會在5月份要召開,在貿易會當中我們專門設立了中醫藥的專題板塊,將全面的展示中醫藥發展現狀和服務貿易的政策措施。(李海霞)
來源:人民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