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南昌、鄭州等二、三線城市紛紛上調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兩成首付購房政策悄然回歸市場。在樓市調控政策未見明顯松緩之時,這一“微調”究竟是支持剛需購房的題中之意,還是地方政府曲線救市的變相花招?
二、三線城市相繼調整公積金政策
二線城市的典型代表武漢近日公積金政策的調整最為引人注意。新政策規定對用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住房的貸款人最高可以申請到八成的貸款。也就是說,只需支付兩成首付,貸款人就可以輕松買房了。
據了解,凡在武漢住房公積金中心正常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達6個月及以上的在職職工,在購買自住住房時可以申請公積金貸款或組合貸款。按照規定,借款人單方正常繳存公積金,貸款額度一般不超過所購房屋總價的50%。
而根據新規定,單方繳存的職工購買首套住房,包括一手房、二手房,且住房面積不超過90平方米,額度上限上升至80%,最高不超過60萬元。而在未調整前,必須夫妻雙方繳存才能申請最高60萬元的貸款。與此同時,原規定月按揭還款額不能超過職工月收入的35%也調整至45%。
業內人士計算,若單方繳存者購買一套單價為8000元、面積為90平方米的商品房,最多能貸款57萬元,首付款只需支付兩成,大大減輕了剛性需求者的購房壓力。
江西南昌日前也對公積金貸款最高限額進行了調整。調整后,對在市區購房的,貸款最高限額由以前的40萬元上調至50萬元,對購買普通住房的雙職工繳存戶,最高額度也上調至60萬元,此項調整已從4月1日起執行。
近期上調公積金貸款額度的城市還有鄭州、沈陽、山東濱州等諸多二、三線城市,調整額度均在15%至25%之間。
緩解沉淀資金壓力還是支持首套房需求?
在房地產調控未有松動跡象的情形下,多地緣何集中上調公積金貸款上限?對此,許多業內人士表示,住房公積金是一項惠民政策,重點在于支持中低收入者及住房困難戶的住房需求,政策的調整主要是基于這部分人群的實際購房困難,最大限度滿足他們提取公積金和公積金貸款的需求。
據了解,目前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余額已超過2萬億元,在滿足正常提取、貸款并留足備付準備金的情況下,初步估算結余資金超過4000億元,沉淀資金數額巨大。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樓市行情遇冷,多地發放公積金貸款的額度和貸款人數出現雙下降。
以武漢為例,2011年發放公積金貸款額度約77.5億元,貸款人數約2.1萬人。與2010年相比,年度發放公積金貸款額度減少5.1億元,貸款人數減少2000人。有業內人士指出,公積金貸不出去,手里積壓太多,造成資產浪費,已成為許多地方政府的“燃眉之急”。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