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居民收入、房價及限購政策三方面不出現大的變動,未來數月內國房景氣指數料將繼續下滑。”宏源證券高級分析師何一峰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4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簡稱“國房景氣指數”為96.92,環比回落0.97個百分點,同比回落6.06個百分點,這是國房景氣指數連續10個月下滑。同時,商品住宅待售面積攀升至19350萬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長47.4%。
“從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土地購置情況等方面看,整個行業仍處于繼續降溫狀態。”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蘇艷表示,由于政策一直強調不會放松,開發企業信心不足,拿地、開工熱情不高,預計這種下滑態勢會持續探底,在三季度前后可能探至底部。
與蘇艷的觀點略有不同,宏源證券高級分析師何一峰則認為,若居民收入、房價、限購政策方面沒有大的變化,三季度之后仍會繼續下滑,可能會出現比2009年更糟糕的局面。
資料顯示,上一輪調控中國房景氣指數于2007年11月觸頂106.59,2009年3月探底94.74,持續下行了16個月。而這一輪自2010年3月觸頂105.89后,至今已下行了24個月。
盡管3月份以來,樓市出現“小陽春”的回暖跡象,但在上述兩位分析人士看來,這并沒有提振開發企業的信心。蘇艷表示,前期的“小陽春”首先是因為春節期間積壓的購房需求得到釋放,房企促銷力度加大,刺激了剛性需求增長;另一方面,則是由于一些銀行對首套房房貸利率打折,“但政策預期沒有改變,目前房企大多還是選擇減少拿地甚至不拿地、加速回籠資金、減緩開工進度。”蘇艷說。
庫存高企之下,商品房新開工面積繼續萎縮。1~3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新開工面積3.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0.3%,增幅較1~2月份回落4.8個百分點,增幅連續7個月收窄。“預期上半年新開工面積漲幅將繼續下滑,1~4月份預計會出現2010年以來首次同比負增長,這將會影響明后兩年的商品房供應。”蘇艷認為。
但何一峰認為,有購房資格的群體相對穩定,如果限購政策沒有松動,有購房資格的群體數量會被不斷消耗,后期樓市仍不樂觀,“保障房供應會不斷增加,對商品房供應的對沖作用將逐步顯現,也不一定會影響到明后年的住房供應”。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