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央行總資產4.5萬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


    時間:2012-04-24





    在過去的五年,中國人民銀行的總資產增長了119%,并于2011年末達到4.5萬億美元。而美聯儲、歐洲央行在2011年末資產規模分別為3萬億美元和3.5萬億美元

      誰是世界央行?十年前回答這個問題,美聯儲當之無愧;十年后,有人對這個判斷提出了質疑。

      “全球流動性的主要提供者已變身為中國央行,并非是大家印象中的美聯儲或者歐洲央行。周小川不僅是中國央行的行長,還是全球的央行行長。”渣打銀行在其最近的一份報告中作出上述表示。

      確實,在過去的五年,中國人民銀行的總資產增長了119%,并于2011年末達到28萬億人民幣約合4.5萬億美元。而知名度更高的美聯儲、歐洲央行在2011年末資產規模分別為3萬億美元和3.5萬億美元。

      與之相對應,中國的廣義貨幣M2在過去五年中也增長了146%,2011年末余額已達到85.2萬億元。根據渣打銀行的測算,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中國新增M2的規模全球占比達52%。

      名副其實的最大

      作出中國央行是世界央行的判斷,渣打銀行主要從流動性的角度尋找依據:目前,在全球廣義貨幣M2的存量和增量方面,中國都已位居世界首位。

      存量方面,截至2011年末,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規模達到85.2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3.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與此相對應,美國去年末M2規模僅有9.6萬億美元。到了今年2月底,中國的M2再次刷新至86.7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3.8萬億美元。

      “在我們看來,更重要的變化是中國央行對全球貨幣供給的作用。”渣打銀行報告稱,根據其測算,2011年,中國的M2增量已經占到世界新增M2規模的52%。

      事實上,這并不是一個近期的現象,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后的三年即2009~2011年,全球新增M2的規模中有48%來自中國。渣打銀行認為,在中國推動下,全球M2規模將向50萬億美元邁進。

      為什么中國要投放如此多的M2?

      渣打銀行給出了三點理由。其一,中國的金融體系由銀行業主導。銀行的信貸擴張,導致的M2增長,要大于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金融體系。

      其二,為了應對經濟減速,中國通過創造需求和擴張銀行貸款刺激經濟,但其他國家主要以財政刺激為主,在經濟滑坡時,這些國家的銀行業反而更為審慎。中國的這種應對措施在2009~2010年、1992~1993年、1998~1999年以及2002~2003年也都曾出現過。M2常規性的快速增長,導致了其基數的快速擴大。

      最后一個原因,為應對外匯流入,穩定人民幣匯率,中國央行大規模擴張了資產負債表。2011年末,中國央行資產規模達到28萬億人民幣,約合4.5萬億美元。與之相對應,美聯儲、歐洲央行在2011年末資產規模分別為3萬億美元和3.5萬億美元。

      背后的成本

      與渣打銀行的分析不同,對中國的巨量M2,國內學者傾向于用經濟改革過程中出現的貨幣化來解釋。

      所謂經濟貨幣化是指交易過程中可以用貨幣來衡量的部分的比重越來越大。舉例來看,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實行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和私有企業迅速增長都產生了額外的需求。因此,大部分“超額貨幣”被新的貨幣化經濟吸收了。

      1973年,麥金農提出的M2/GDP指標,后來此指標成為衡量一國經濟貨幣化的基本指標。2011年末,中國M2/GDP達到了189%,而美國等多數發達國家這一指標大都小于100%。例如,美國2011年末的水平為64%。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