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科院獲悉:采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自主技術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業化項目——陜西延長石油集團10萬噸/年合成氣制乙醇工業示范項目,一次投產成功。這是我國新型煤化工產業化技術應用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表明我國在該技術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從而具備了率先設計和建設百萬噸級煤基乙醇大型工業裝置的能力,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和糧食安全、煤炭清潔化利用以及緩解大氣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據人民日報3月20日消息,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副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介紹,從2012年開始,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和陜西延長石油集團聯合開展煤基制乙醇產業化攻關。2017年1月11日,延長石油集團10萬噸/年合成氣制乙醇工業示范項目打通全流程,生產出合格的無水乙醇。董事長賀久長表示,目前該工業示范裝置已平穩運行兩個月,為百萬噸級大型工業化乙醇裝置設計提供了設計依據及建設和運行經驗。
劉中民還介紹,該項目把煤制取乙醇變成了現實,使我國大范圍推廣乙醇汽油成為可能。同時,該技術不僅可以將現有過剩的甲醇廠改造成乙醇廠、調整產業結構,還可以部分替代乙烯生產下游化工品。
轉自:中國證券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