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奶粉3年4次集中提價 被指暴利


    時間:2012-04-18





    “一罐奶粉的成本不會超過100元,可是國內市場上‘洋奶粉’的零售價動輒三四百元,比境外貴一兩倍;還有一些打著‘洋奶粉’旗號的中國特供奶,價格也高得離譜,對消費者產生一定的誤導性。”《經濟參考報》4月16日報道稱,一位專家抱怨,“洋奶粉”暴利已經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但消費者對其肆無忌憚的連續漲價卻束手無策。

      報道稱,據了解,進口奶粉量價齊增,一方面是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則是行業的暴利驅使更多企業進口奶粉。值得關注的是,進口奶粉與國產奶粉的競爭正在向中低端延伸。以前,進口奶粉主攻高端市場,現在各種中小品牌和雜牌“洋奶粉”也蜂擁而至,向中低端市場挺進,直接蠶食傳統的國產奶粉市場。

      調查發現,國內市場上惠氏奶粉旗下高端品牌“啟賦”系列1階段產品900克零售價格為408元,號稱是新西蘭原裝原罐進口的光明培兒貝瑞奶粉定價418至458元/900克,同樣號稱使用新西蘭奶源并在新西蘭加工生產的紐瑞滋奶粉3階段1千克零售價為258元。一些消費者反映,中國市場上新西蘭或澳大利亞產奶粉,價格要比在新西蘭、澳大利亞超市里直接購買貴1至2倍。

      業內人士介紹,一些“貼牌”奶粉進入中國的成本價每罐只有80至100元,但其終端售價卻超過了200元乃至400元。

      東方艾格農用咨詢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08年,三鹿爆出“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品牌奶粉就進入集中漲價期,三年內共有四次集中調價,包括美贊臣、雅培、多美滋、雀巢、惠氏、明治、美素等品牌在內的“洋奶粉”,每次提價幅度均在10%左右。經歷幾輪提價后,現在每罐奶粉至少提價50元,多的達到100元。

      正是看中了“洋奶源”和“洋品牌”的暴利空間,國內企業越來越傾向于進口奶粉特供中國市場。例如紐瑞滋奶粉,采用的是新西蘭本土奶源,在新西蘭當地授權工廠完成生產包裝,產品檢驗合格后,原罐進口到中國,由于目前只在中國內地市場銷售,被媒體稱為“中國特供奶”。

      專家認為,目前國內大部分奶品企業都在全球化經營,對于一個奶粉品牌到底姓“洋”還是姓“中”,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和統一認識。例如“多美滋”旗下很多產品也是在進口大包粉之后,在國內加工分裝,但又由外資性質的企業進行生產和研發,這樣的品牌既可以說是“國產”,又可以說是“洋奶粉”。

      東方艾格農業咨詢有限公司的乳業分析師陳連芳表示,以“雀巢”為例,其在瑞士的銷量并不大,更多是在全球其他國家進行銷售,很難說它是哪個國家的品牌。是以母公司所在地,還是以品牌注冊地,或是以產品生產地作為劃分標準,業界也沒有統一的認識。

      一方面是“中”“洋”品牌很難界定,另一方面國內部分奶源質量不高,國產奶粉的認同感比較弱,消費者對國外奶粉相對信任感較強,導致了中國奶企在宣傳中會著重強調自己的“洋”身份,而對其他方面有所模糊,這也是我國乳企面臨的一個尷尬事實。上海奶業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曹明是表示,這些產品在宣傳過程中,往往可能因為信息披露不夠全面、公開、透明,過分強調其“洋”身份,對消費者產生一定的誤導性。

    來源:證券時報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