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編制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規劃和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7個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物聯網、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一系列細分領域的專項規劃,形成了系統完整的規劃體系,明確了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國家發改委昨日表示,隨著六方面政策措施的初步落實,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現了良好開局,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及其新業態加速成長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各地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下一步將加強信息引導,提出對策措施,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發改委稱,下一步,將著重營造有利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市場環境,引導和發揮市場主體的積極性,認真做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形勢的監測和分析,及時發現產業發展中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加強信息引導,提出對策措施,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
據介紹,六方面措施主要包括:一是組織編制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十二五”規劃和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7個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物聯網、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一系列細分領域的專項規劃,形成了系統完整的規劃體系,明確了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二是加大要素支持。中央財政于2011年設立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需求激勵、商業模式創新等綜合扶持方式,以組織實施參股創投基金、重大應用示范工程、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等為載體,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盡早形成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三是加快體制改革。譬如,在新能源價格形成機制和新能源配額制方面,制定了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和配額交易方案,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由每千瓦時4厘調整為8厘,制定了太陽能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和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等。
四是強化科技創新。“973”計劃、“863”計劃、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技計劃都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資源環境等領域進行了重點部署,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五是積極培育市場。組織實施了節能惠民、十城萬盞、十城千輛、金太陽等重大應用示范工程,推廣節能空調3000多萬臺、節能汽車360多萬輛、高效節能電機400多萬千瓦、節能燈1.6億只、160萬盞以上LED燈,試點運行各類電動汽車1.4萬輛,建設光伏發電項目343個。
六是開展國際合作。發布實施了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的指導意見,著力營造有利于戰略性新興產業走國際化發展道路的有利環境。利用高訪、雙邊經貿合作機制,以及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等平臺,大力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交流與項目對接。(周榮祥)
來源:證券時報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