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地稅系統擬今年全面啟動個人信息聯網工作,此舉被認為是以家庭征收個稅改革的必要鋪墊
將現在的個稅征收制度改為以家庭為單位征收,一直是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而目前來看,這一改革有望出現較大的進展。昨日,有媒體報道稱,目前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已經準備在2012年啟動全國地方稅務系統個人信息聯網工作,而此舉被解讀為按家庭征收個稅改革的前期技術準備。據分析,一旦此項按家庭征收個稅的最大技術障礙獲得解決,按家庭征收的綜合稅制取代目前以個人征收的分類稅制將可提上議事日程。
推進還需完善個人財產登記
媒體表示,全國地方稅務系統個人信息的聯網工作有望于今年全面啟動的消息得到了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的證實。地稅個人信息全國聯網是家庭綜合征收改革的前提條件,是個稅向綜合稅制改革首先遇到的技術問題。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桓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項工作為按家庭征收個稅鋪墊是毫無疑問的,只有個人申報信息的準確性和全國稅務信息的統一,才能進行個稅改革向家庭過渡,這是一個必要的技術條件,而國稅總局也有按家庭綜合征收的想法。因為我國納稅人流動性很強,稅務系統不能聯網的話,按照家庭綜合征收基本是不可能。解決地稅個人信息聯網是稅改的第一步。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教授溫來成也對新快報記者表示,地稅個人信息聯網的工作比較復雜,雖然國家近年來有力推進,但阻力還是比較大,因為目前財產的實名制和銀行存款實名制在推進過程中不能達到預期目的。如果個人財產登記制度不完善,全國個人稅務信息系統的建立有客觀上的困難。
家庭生活必須開支應扣除
目前我國采用分類稅制,即按照所得的類型分別適用不同的計稅方法,按月或按所得發生的次數征收,缺點在于無法照顧到不同納稅人的實際生活負擔。而大多數國家采用的是綜合稅制,以年為納稅周期,以家庭為納稅單位,可以充分考慮一個家庭的實際支出情況,公平地衡量納稅人的納稅能力。
劉恒表示,個稅改革前段時間主要集中在起征點上,但真正造成個人收入負擔大小和稅負不公的核心問題是扣除標準的不人性化,養活一個人和養活一家人的扣除標準不應該是一樣的。舉例而言:一個5口之家,只有1人就業,他每月的個稅應稅所得為5000元。盡管家庭實際平均收入為1000元,但他每月稅負仍有45元。而同樣是5口之家,5個人在工作,人均月薪3000元,家庭收入15000元,但所有人都不用繳納個稅。目前稅制的弊端顯而易見。
學界專家普遍認為,按家庭綜合計征可讓家庭負擔重的人少交稅,讓家庭負擔輕的人多交稅,更符合稅收的公正透明原則。如每個家庭可將其基本生活必需開支列入免稅項中,比如孩子的學費、醫療費、租房費用等,這些支出都應該從個人所得中扣除。
廣州、深圳已具備試點條件
劉桓表示,中國地域廣闊,待全部地區條件具備才全面推行按家庭綜合計征顯然不現實。而不少專家學者也都認為,如廣州、深圳等信息化程度高的城市已具備進行試點的條件。
劉桓稱,按家庭綜合計征預計會先在部分地區進行試點,如北、上、廣、深都可先開始。因為這些地區的個人信息歸集程度很高。至于試點的選擇,取決于該地區前期的基礎和地區本身的意愿。如果有些地方的收入差異比較大,市民對收入差距很有意見,而稅務機關具備基礎信息齊全條件,試點先行是可以見到。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