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改委限價經濟運行趨緩 煤炭中間商面臨盈利難題


    作者:郗岳    時間:2012-03-27





    連跌17周之后,環渤海動力煤價格終于在3月中旬出現小幅上揚,但在發改委限價令、經濟運行趨緩和進口煤侵襲的陰影之下,煤炭中間商如何尋找盈利出路,還是未知數。

      下滑

      劉仕源決定重拾保險業務,而從事運營5年的精煤貿易,已陷入了停滯狀態。

      以山東工業發展速度對煉焦煤的需求,曾經讓劉仕源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如今卻每況愈下,“去年客戶還能付承兌,今年連承兌都付不出,焦化廠和鋼廠客戶我都不敢發了,資金鏈拖得太長。”

      去年10月,劉仕源曾給一個焦化廠發了三列精煤,一共1.2萬噸,將近兩千萬的貨款,客戶至今還未還清,這讓他元氣大傷,因為“這批貨連銀行存款利息都沒掙出來”。

      劉仕源的情況不是個案,近期山東地區精煤市場供應略緊,盡管焦化企業庫存處于低位,但受制于資金緊張,原料采購能力非常有限。而煉焦煤市場難以抵御鋼鐵行業持續低迷的影響,“鋼廠一停產,一天時間就能波及到焦化,我每天提心吊膽,就怕其倒閉。現在風險太大,不做了。”

      而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關于今年繼續調控樓市的講話,更加堅定了劉仕源對市場的認知:房地產受挫,鋼鐵和焦化行業日子就不會好過。

      徹底放棄熟悉的煤炭貿易,讓他于心不忍,春節過后,劉仕源開始關注動力煤市場。3月22日有消息公布,國資委將向五大電力集團和兩家電網公司注資100億元,虧損面超過50%的火電行業將成為主要注資方向。這讓他覺得,比起風雨中的焦化和鋼鐵企業,與“共和國長子”合作,風險會小得多,至少不會黃。

      和劉仕源一樣,秦港股份公司生產業務部負責人房光誠化名也關注了上述新聞,但見解不同,在他看來,將100億元分配給7家企業,每家獲得注資十幾億,和五大電力集團火電業務千億虧損面相比,就是杯水車薪。

      與全社會用電密切相關的動力煤市場,也沒有劉仕源想象的那般樂觀。根據國家能源局本月14日公布的數據,今年1-2月份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4.83%,增幅僅略高于去年同期的1/3。而電力消費大省廣東,用電量僅同比增長5.03%,增速同比回落6.62%。

      用電量增幅繼續走低,意味著當前國內經濟仍然處于下行通道,用電量的委靡不振,也很快傳導到對電煤的消費需求上。

      即使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經銷商,神華集團旗下的電廠也沒有為煤炭需求做出太大貢獻,盡管這些電廠絕大多數建在經濟發達地區。神華銷售集團戰略規劃部副經理冉哲表示,根據對自有電廠的檢測,今年春節前發電量只有去年同期水平的75%,大年初三當日的發電量只有去年平均水平的一半,“感覺全社會能源需求下滑非常明顯”。

      與秦皇島港保持長期合作的浙能富興燃料有限公司,目前日耗煤量12萬噸,略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但在秦皇島港口的專用堆場,卻下降了很多,房光誠說,尤其在七公司,進出的煤量很少了。

      倒掛

      煤企和電企在行業的話語地位,在短短數月之間完成了180度轉換。房光誠介紹,在需求旺盛的時候,電企時常提醒港口業務部,要求場地交貨能優選兌現到位,而現在扮演這個角色的是煤企,“就像在酒桌上,誰先提議干杯并使勁喝酒,誰就處于劣勢地位。”

      房光誠最近經常接待煤企領導,他們的要求還是實現快速場地卸貨,但是在退場原垛上,加寬加高加長的方法都用盡了,已經無法進行裝卸作業,根兒上還是需求跟不上了。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