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PM2.5”一詞出現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全國兩會上表示,國務院已同意由環保部來牽頭,由北京、天津、河北等六省市實施聯防聯控機制。
今天是人大天津團開放日,全國人大代表、該市市長黃興國公布PM2.5時間表。目前,六省市內已有多地作了公布。
今年1月份起,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網站開始實時發布PM2.5研究性監測的小時濃度數據。不過,目前公布的數據只代表單點的水平。
“今年北京將加強對PM2.5和臭氧等重點污染物的防治,抓緊建立完善監測網絡,實時發布監測信息,以更大決心、更有力措施、更高標準,實現空氣質量繼續改善。”在北京市兩會上,北京市市長郭金龍說。
“天津從2008年開始嘗試PM2.5監測。年均值55微克每立方米。”黃興國說。
黃興國同時介紹了天津大氣質量的總體情況:“天津的空氣質量越來越好,我們關掉了一千多家小化工、小水泥、小造紙等等。十一五期間,超額完成國家下發的節能減排任務,去年二級以上良好天氣達到320天。”
對于外界普遍關注的PM2.5時間表,黃興國說,從4月份開始,每月公布4個監測點的數字,11月按照國家新的標準,發布13個國家的監測點的數據,明年2月,發布所有監測點數據。
河北方面,來自該省環保廳的消息,河北省將在4月底前展開PM2.5監測。目前該省11個設區市中已有7個具備了PM2.5監測能力。
據介紹,河北省PM2.5監測系統將分三步建設完成:第一步,今年4月底前完成全省空氣質量灰霾自動監測質控系統建設,在該省11個設區市各建設一座灰霾監測站,監測PM2.5、一氧化碳、臭氧三項污染因子,及時掌握省內各市PM2.5濃度,為該省大氣污染防治提供依據。第二步,根據國家《“十二五 ”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建設工程項目》要求,按照環保部的統一部署組織11個設區市進行整體建設。第三步,根據國家整體要求制定建設方案,開展縣級站PM2.5監測工作。
據悉,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將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細顆粒物等項目監測,2015年覆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外界評價為,這彰顯了中國政府的科學發展理念。
來源:中國新聞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