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改委擬開重額罰單懲治銀行違規收費


    作者:王芳艷 儲蕓    時間:2012-03-08





      “一些銀行因為違規收費,近期可能會被發改委處以重罰。”3月6日,多位銀行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

      上述銀行人士透露,由于一些中小企業反映銀行收費過多過濫,去年年底發改委對部分地區銀行業展開收費試點直查,并對某國有銀行溫州分行、某股份行溫州分行以及另一國有銀行漢口支行進行處理,其中某國有銀行溫州分行存在的違規收費行為較為嚴重,涉及金額約數億元。

     不過對銀行業而言,這場檢查風暴卻才剛剛開始。一家股份行江蘇分行負責人表示,去年年底的試點檢查后,今年3月發改委還將在全國范圍內展開銀行收費檢查,可能會覆蓋各地一級分行,還有可能延伸到二級分行。銀行收費還將被列入國務院糾風辦今年糾風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不僅如此,4月份銀監會也將對他們展開檢查。

      多方檢查已令銀行業面臨較大壓力。一些監管專家認為,亂收費背后實際上存在利率體制等方面的深層次原因,如果僅僅是行政式大整頓,則可能頭痛醫頭、治標不治本。

      擬開重額罰單

      去年10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浙江調研時強調,要明確將小微企業作為重點支持對象,尤其提到要清理銀行不合理的收費和保證金存款要求,查處違規行為,切實降低企業信貸資金成本。

      “在這樣的背景下,發改委開始對部分地區銀行展開試點直查。”上述銀行人士透露,這次試點檢查主要針對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收費,以及其他的中間業務收費,例如賬戶管理費等,“不過檢查的結果不是很樂觀。”

      記者多方求證,發改委針對上述三家銀行檢查后,發現某國有銀行溫州分行存在約4億多元的違規收費,如按照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的相關規定,可能在沒收違規收費后,還將處以1-5倍的罰款,由此可能涉及近數億資金。

      由于數額較大,發改委在處罰前可能還會與銀行進一步進行事實確認,銀行也會展開申辯工作,最終處罰結果仍不得而知。

      去年11月發改委對擅自推遲取消密碼掛失費的興業、郵儲等銀行罰款總共580萬元。不過預計這次的罰款數額將遠大于此。

      事實上,發改委針對銀行業收費的檢查才剛剛開始。今年2月中旬,發改委在杭州召開了部分省市商業銀行收費檢查工作座談會,相關官員提出今年開展全國銀行檢查工作要快、準、穩,著力查實銀行收費違規問題,切實減輕企業融資成本。

      “最近我們已開會部署,迎接發改委的檢查。”上述股份行南京分行負責人表示,從總行到分行已將此作為近期重點工作之一。

      此外,銀監會已向各家銀行下發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的通知,對銀行在業務轉型過程中的違規收費進行專項整治。目前各家銀行已收到文件,并將展開自查活動。銀監會要求各家銀行在3月底前出具自查報告,隨后對銀行進行檢查。

      畸形考核與畸形收費

      一個分行的不合理收費就高達數億,令人咋舌。記者暫時難以獲得其違規的具體細節,不過知情人士表示,這幾家銀行的違規收費情況不一,上述國有銀行溫州分行一些收費觸及了相關部門明令禁止的行為,因此處罰力度可能會比較大。

      今年2月,銀監會、央行、發改委共同起草了《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此前針對圍繞貸款滋生的各類違規收取服務費問題,銀監會已提出“不準以貸轉存,不準以貸收費,不準存貸掛鉤,不準浮利分費,不準一浮到頂,不準借貸搭售,不準轉嫁成本”。另外,銀監會還要求各家銀行做到“四公平”,即在貸款業務辦理過程中,銀行要做到“合規收費、以質定價、公開透明、減費讓利”。

      “我們在自查,有些收費也已退回給中小企業。”一位銀行人士表示,輪番的檢查和社會輿論已令他們面臨較大壓力。同時,他們又面臨每個月壓在頭頂的利潤指標、市場占有率、業績排名等名目繁多的考核。

      在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困難,以及銀行業巨額利潤的事實前面,銀行收費整頓顯然存在一定的意義。然而,一些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僅僅是運動式的整治,其效果未必如意。實際上,亂收費背后存在更深層次的原因。

      上述銀行人士表示,近兩年銀行業為了增加中間業務收入,減少資本占用,加大了一線工作人員中間業務的考核力度。銀行對小微企業收取的財務顧問費、額度使用費等,很大部分實質上是利息轉收費。

      “中間業務收入考核占了很大一部分。比如我們放1億貸款,利率上浮10%,我們的績效工資也就1萬元,但如果是轉化為中間業務收入,那么對客戶經理的獎勵則可能是千分之幾,力度要大很多。”一家國有銀行客戶經理表示。

      另一股份行人士透露,該行對不占用資本的中間業務收入,對業務員的考核獎勵達到10%,占用資本的中間業務收入則是5%左右。

      在畸形的考核背后,更大的原因還在于去年銀行業實行信貸額度控制,導致市場上信貸供需嚴重不平衡,進一步推高了資金價格,也使得銀行有條件進行各種收費。

      “高利潤、亂收費是利率體制等多方原因,而不僅僅是銀行的問題,要真正解決問題還需深層次改革。”一位銀行監管專家認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