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對于苦等“東風”——H股上市時機的內地金融機構來說,時間窗口或已打開。
今年1月以來,H股市場暖風頻吹。分析人士認為,對于去年因港股低迷被迫止步IPO的內地金融機構來說,發行窗口或已打開。昨日一位接近海通證券H股承銷商的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目前海通證券已開始進行預路演,由于去年該公司已經通過港交所聆訊,預計正式發行工作將很快開展,今年一季度登陸H股的可能性很大。
而已經苦等多時的光大銀行則可能晚于海通上市。據接近光大銀行主承銷商的人士表示,從目前各方面的溝通和情況來看,光大銀行今年一季度登陸H股的可能性不大。
市場窗口打開
“目前的市場情況較去年底要好很多,外圍市場風險溢價降低,資金回流,近期一些投行也調高了對中資銀行的盈利預期,加上地方債展期、不良貸款率下降預期等,有利于銀行股。”建銀國際一位高級分析師告訴本報記者。
香港勝利證券首席分析師周武對本報記者表示,由于歐美等外圍市場回暖,帶動港股市場走強,今年1、2月份行情不錯,但在這一輪上漲過程中散戶投資者的參與度并不高。
“1月、2月是市場混沌期,上市公司的年報數據并不明確,對于后市走勢市場各方還在觀望,市場情緒還是很敏感。截至目前,今年以來香港IPO相對也并不活躍,沒有較大規模的IPO上市。”周武認為,從銀行股來看,目前投資者信心仍是稍顯不足,而券商股則因為港股ETF 因素,今年存在很大的交易機會。
對于苦等H股上市時機的光大銀行來說,H股發行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其迫切的資本饑渴。截至去年9月底,該行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93%和8.24%,逼近 10.5%和8%的監管紅線。
另一方面,從時間窗口上來看,去年上市中資銀行業績增幅顯著,因此年報公布前后是對其有利的發行時期。光大銀行2011年業績快報顯示,預計公司2011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60.29億元,營業利潤241.27億元,凈利潤180.38億元,測算預計公司2011年度合并財務報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41%以上。
“相對去年底來說,一季度確實是較好的上市時機,不過從目前的準備來看,3月底上市的可能性不大,今年肯定是要上的 ,具體是二季度還是三季度要看市場環境。”上述人士表示。
海通有望先行登陸H股
光大銀行赴港上市進程可謂一波三折。最初公司計劃在2010年8月A+H兩地同時上市,但適逢行情低迷,光大銀行被迫放棄H股上市計劃。2011年3月,光大銀行H股上市方案獲得股東大會通過,并于6月獲得監管部門批準。萬事俱備,但東風卻遲遲未來。受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去年4月初,恒生指數從24468.64的高點開始一路下行,至10月4日創下16170.35的年內低點,年末收于18434.39點,投資者信心嚴重不足。另一方面,受房地產調控、地方融資平臺、再融資影響,中資銀行股估值承壓。在降價發行、縮小發行規模與推遲發行之間,光大銀行選擇了后者,被迫數次推遲其H股發行計劃。
除光大銀行外,根據此前各家銀行公布的融資方案,民生銀行和招商銀行今年也將在香港市場進行融資。民生銀行日前發布公告稱,該行已接到中國證監會關于H股增發的批復,核準其增發不超過16.5億股H股。按照昨日民生銀行收盤價7.32港元計算,約融資90億元。去年10月招商銀行350億元的A+H配股方案也已獲得銀監會批準。
與光大銀行相似,內地大型券商海通證券赴港上市之路也并不平坦。昨日,接近其H股承銷商的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目前海通證券已開始進行預路演,由于去年該公司已經通過港交所聆訊,預計正式發行工作將很快開展。
“按照目前各方面的準備,今年一季度完成的可能性很大。”上述人士表示。
海通證券曾在去年12月5日—12月8日進行公開招股,原定在12月9日定價、12月15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據了解,當時雖然海通證券的國際配售已獲得足額認購,并初步計劃以稍高于招股價下限定價,但由于全球股市大幅波動,大量機構投資者撤資,海通證券H股上市之路被迫推遲。另行選擇適當的時機和發行窗口完成H股發行上市工作。
根據海通證券此前披露的H股初步招股文件,公司擬全球發行12.29億股H股,其中95%為國際配售,5%公開發售。招股價區間為9.38-10.58港元,最多可募集130.07億港元資金;若行使15%的超額配售權,可再發行1.84億股H股募集19.51億港元,募集資金總額最多可達約150億港元。(吳婷婷)
來源:證券日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