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執意向全球航空公司收取碳排放稅的決定引發眾怒。在訴訟失利后,航空公司開始采用更為極端的方式反擊這一強收買路錢的做法。近日,廉價航空亞洲航空旗下經營長途航線的亞洲航空X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航X”宣布,取消歐洲航線,而該公司也被視為全球第一家以取消航線對抗歐盟ETS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的航企。
據了解,此次和歐洲航線同時停飛的還有孟買與新德里航線,對此,亞航X的CEO阿茲蘭奧斯曼拉尼公開表示:“對我們來說,歐盟將航空業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是意圖壓倒我們最后的稻草。我們一直在觀望它是否存在轉機,但是歐盟心意已決。目前,由于歐盟碳稅以及印度與馬來西亞兩國間簽證的限制問題等,公司很難繼續維持低成本運營,故此做出停飛決定。”
此前,歐盟宣布,2012年1月1日起,任何航空公司在歐盟范圍內的機場碳排放量超標,ETS將強制污染者購買排放許可。據國際航協此前測算,歐盟的做法將使全球航空業成本增加9億歐元,且未來會逐年增加。此規定引發歐盟以外航企強烈反對。
然而,在起訴ETS一案最終敗訴后,美國航空公司已迅速謀劃將可能出現的成本上漲壓力轉嫁給消費者。不久前,有消息稱,美國達美航空公司已宣布,從1月2日起該公司由美國飛往歐洲的單程航班將加收3美元的附加費。
德國漢莎航空在發布的警告中也明確表示:“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非歐盟國家航空公司的歐洲航線被征收碳排放稅,漢莎航空將不得不通過提高票價來轉嫁成本。”
對于ETS,受沖擊最大的中國航空業態度也很強硬。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秘書長魏振中強調,中國航協呼吁航空公司采取“三不政策”,即不參加歐盟碳市場交易;不向歐盟管理成員國提交監測數據;不與歐盟談判交易優惠條件。
業內人士指出,歐盟的新政策要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航空業按照同樣的標準執行,這違背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中關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原則,對發展中國家和處于成長階段的航空公司是不公平的。中國應強調自己是發展中國家,要求在碳稅的繳納上與發達國家區別對待。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民航局、商務部、外交部成立的領導小組已經初步有了對策,針對歐盟ETS的反制措施很快就會宣布。
來源:北京商報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