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質量工作。
會議認為,我國質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滯后于經濟發展,產品、工程等質量問題造成的經濟損失、環境污染、資源浪費仍然比較嚴重,質量安全特別是食品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會議指出,做好質量工作,必須從強化法治、落實責任、加強教育、增強全社會質量意識入手,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全面提高各行各業的質量管理水平。
具體包括要嚴格企業質量主體責任,企業主要負責人對質量安全負首要責任。要強化質量安全監管等
會議特別提到,要制定實施國家重點監管產品目錄,完善生產許可、強制性產品認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等監管制度。加強對重點產品、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的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分析評估。切實抓好生產源頭治理,強化市場監督管理。
在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上。會議指出,要搭建質量信用信息平臺,實現銀行、商務、海關、稅務、工商、質檢、工業、保險、統計等多部門質量信用信息互通與共享。完善企業質量檔案和產品質量信用信息記錄,建立質量失信“黑名單”并向社會公開。
會議還稱,加強標準化、計量、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工作。加快標準體系和檢驗檢測技術保障體系建設,提升標準的先進性、有效性和適用性,提高檢驗檢測能力。
春節將至,國務院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市場監管,確保群眾節日餐桌食品安全。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在擴大內需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雙重背景下,商務部、質檢總局等相關國家部委工作重點也日益傾向節日消費和食品安全。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河南調研時指出,流通企業要做好保障節日供應,一要保障商品質量,特別是要保障食品安全,杜絕假冒偽劣產品;二要穩定物價,要通過提高流通效率、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
來源:每經網
轉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