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報顯示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呈現持續好轉態勢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5-30





      生態環境部5月29日正式發布的《2018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去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呈現持續好轉態勢。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天空越來越藍,江海越來越清,生態越來越美。公報顯示,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9.3%,同比上升1.3個百分點;細顆粒物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全國1940個國控地表水水質斷面中,Ⅰ至Ⅲ類斷面比例為71%,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6.7%,同比下降1.6個百分點。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縣域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由42%提高到44.7%。


      當天,《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同步發布。這是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職能整合到生態環境部之后,首次由生態環境部發布全面反映我國管轄海域生態環境狀況的公報。


      2018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整體穩中向好。柏仇勇介紹,監測的194條入海河流斷面中,劣Ⅴ類水質斷面29個,占14.9%,同比下降6.1個百分點;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點位比例為74.6%,同比提升了6.7個百分點;管轄海域夏季符合一類海水水質面積同比增加約2萬平方千米,劣四類海水海域面積同比減少450平方千米;赤潮發現次數和累計面積均較上年大幅減少。


      公報同時顯示,遼東灣、渤海灣等局部海域污染依然突出,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改善不明顯。


      “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了生態環境質量的積極變化。”他說,但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的成效并不穩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現反復。下一步,還是要保持定力,扎扎實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鞏固生態環境質量向好態勢,為人民群眾提供越來越多的優質生態產品。(記者 高敬)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從明年起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17日,新華社受權播發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方案提出,從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2017-12-18
    • 河北雄安新區成立全國首個地方“生態環境局”

      河北雄安新區成立全國首個地方“生態環境局”

      5月16日,河北雄安新區生態環境局在雄安新區容城縣掛牌成立。這是自今年生態環境部組建以來,在全國范圍內成立的首個地方“生態環境局”。
      2018-05-17
    • 我國基本建立覆蓋全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我國基本建立覆蓋全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目前全國所有省份、地市兩級“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成果均完成發布,劃定了4萬多個環境管控單元,單元精度總體達到鄉鎮尺度,基本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2021-12-24
    • 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

      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

      記者3月22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5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將分別對河北、江蘇、內蒙古、西藏、新疆5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為期約1個月的督察進駐工作。
      2022-03-2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