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堅挺的硅片迎來價格持續下調。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硅片價格繼續下跌。其中,M6單晶硅片成交均價降至3.5元/片,M10單晶硅片成交均價降至3.74元/片,G12單晶硅片成交均價降至4.9元/片。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硅片環節大幅下降,一方面源于上游硅料價格下跌,另一方面與硅片廠商開工率低、集中拋售庫存有關。“隨著光伏產業鏈上游價格下降,將會刺激下游裝機規模的增長。”
硅片價格持續下降
硅料硅片價格不復2022年上半年的強勢,開啟下跌模式,并刺激光伏產業鏈各個環節進入“降價周期”。
數據顯示,M6單晶硅片價格區間在3.2-3.55元/片,成交均價降至3.5元/片,周環比跌幅為20.5%;M10單晶硅片價格區間在3.6-3.8元/片,成交均價降至3.74元/片,周環比跌幅為17.4%;G12單晶硅片價格區間在4.75-5元/片,成交均價降至4.9元/片,周環比跌幅為25.3%。
“硅片價格大幅下跌根本原因在于硅料降價。”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硅產業分析師陳家輝說。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多晶硅價格延續2022年11月份以來跌勢運行,其中單晶致密料價格從高點30.60萬元/噸降至目前的17.62萬元/噸,跌幅高達42.4%。
陳家輝表示,從供給端看,企業對原材料降價持觀望態度,因此在下行市場中采購積極性不高;同時硅片供應過剩造成庫存問題。從需求端看,光伏產業鏈下游各個環節繼續降價。比如,電池端,主流電池片報價在0.8-0.85元/瓦,環比下跌26%;組件端,前期簽訂的組件訂單基本都在1.6元/瓦。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說,硅片價格松動并進入下降通道直接的原因與上游硅料價格有關。因為硅料供應十分充足,且很多硅料廠家已出現一定的庫存。同時,下游的光伏組件廠家對硅片的需求出現下滑,導致硅片價格明顯下降。
祁海珅分析說:“由于國家規定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可以分期并網,減少了集中式并網的壓力,也減少了對組件的集中需求,這種搶裝的行情并未到來。所以從供給端、需求端等方面看,都導致了硅片價格下滑。”
此外,光伏產業鏈由上至下分為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光伏系統等環節。其中硅片是光伏產業鏈超額收益最高的環節,由此吸引了一大批新玩家涌入并急劇擴產。這導致硅片供應較為充足,庫存高企。
但業內人士對硅片價格持樂觀態度。陳家輝表示,2023年一季度,隨著光伏產業鏈價格逐步企穩,國內和海外光伏項目也將動工建設,前期積壓的硅片庫存也將基本消化殆盡,因此預計硅片價格短期內下降幅度或將收窄。
下游裝機規模有望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硅片價格下滑,帶動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的價格下降,將會刺激下游裝機規模的增長。
在祁海珅看來,硅片價格的下跌,對電池片環節和組件環節是有利的,還有玻璃背板等輔料環節,以及下游電線、電纜、支架、逆變器、變壓器等環節也都是受益的。
祁海珅說:“之前,光伏產業鏈上游的硅料硅片對下游環節利潤的擠壓很明顯,使組件的價格為2元/瓦,這個價格對應的下游電站裝機很難有好的投資收益。而現在硅片價格的下跌,帶來電池片、組件等下游環節的價格下降,為下游電站的裝機帶來利好。當組件的價格低到1.7元/瓦左右,能夠刺激下游電站裝機的規模增長和企業投資熱情,也會帶動光伏行業規模化效益的顯現。”
同時,祁海珅表示:“下游光伏電站的裝機規模擴大,反過來帶動上中游產品的銷量上升,包括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逆變器、支架、線纜、變壓器等。總的來說,這對整個光伏產業鏈的發展都是有利的。”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也表示,此輪硅片價格降價,或將推動光伏產業鏈各環節進行價值重構。“2022年前三季度,上游硅料硅片環節賺得盆滿缽滿,行業一半以上的利潤被硅料硅片環節拿走,這對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顯然是不利。而此輪硅料硅片價格下跌對于下游組件和電站環節來說屬于利好,有利于刺激下游裝機需求快速增加,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根據中信證券等有關機構預計,隨著2023年起硅料硅片等環節新產能釋放、價格回歸合理,光伏電站裝機或迎復蘇,裝機比例也有望回升。預計2023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達到1.4億千瓦。(記者 葉偉)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