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國內光伏發電裝機同比增長154%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8-03





      在“雙碳”目標引領和全球能源轉型升級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新增裝機達78.42GW。但在行業持續向好的同時,光伏行業也遭遇現實挑戰。


      近日,在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主辦的光伏行業2023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處長邢翼騰表示,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已進入大規模、市場化、高比例、高質量躍升發展的新階段。下一步,光伏行業要積極做好全面進入電力市場的準備,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上半年成績喜人


      “光伏行業總是有許許多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去年行業發展速度加快,各方面的增長速度也都很快,今年又上了一個大臺階。”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說。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業在制造端、應用端以及進出口方面的表現突出。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在60%以上;國內光伏發電裝機同比增長154%;出口總額超過29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3%。


      與此同時,帶動固定資產投資效果明顯。今年上半年,光伏發電完成投資超過1300億元,約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資的50%。光伏發電量不斷增加,消納利用總體保持較高水平。上半年,光伏發電量達26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30%,平均利用率約98%。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光伏行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在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光伏行業也持續優化升級,技術迭代不斷演進加速,N型先進電池產品不斷擴大應用,智能光伏示范應用取得新進展。”


      邢翼騰說,部分量產先進電池的效率達到25.8%,異質結、鈣鈦礦等新型電池商業化進程明顯加速。


      得益于光伏產業上半年突出的成績,業內積極預測我國光伏產業全年需求。王勃華表示,2023年光伏新增裝機規模預測由95-120GW上調至120-140GW。


      存在深層次問題


      在業內為今年上半年光伏行業取得高增速的成績而欣喜時,不少業內人士也清醒認識到行業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仁賢表示,行業內部競爭激烈,同質化競爭不斷加劇;功率半導體、芯片等部分元器件及原材料的本土化進程有待提速。此外,“光伏+”模式正在逐步成型,并將迎來快速增長,未來需新的市場機制和政策法規支持。


      楊旭東提出,光伏產業在加快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深層次需要解決的問題。“規模正在快速增長,但產業鏈供應鏈仍然存在一些供需失衡的隱憂,新一輪低水平建設無序競爭苗頭有所顯現,前瞻技術布局和基礎理論研究目前還不足,光伏標準檢測認證體系建設、行業發展環境的共性平臺建設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


      “光伏行業距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實現高質量發展仍有很大距離。”邢翼騰說,“雙碳”目標的提出,為我國新能源特別是光伏發電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前景廣闊。但光伏產業上游擴產規模巨大,已出現一些過熱苗頭,各地配置新能源項目強制捆綁產業,更加劇亂象。此外,新增裝機規模大幅增長,電力消納及電網接入矛盾更加凸顯,行業大起大落的風險也在加大。


      同時,光伏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更多現實問題,也加大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風險。例如,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以及戶用光伏開發仍有侵害農戶利益等情況發生,需進一步規范;分布式光伏規模快速擴大,配電網承載力不足矛盾突出等。


      做好進入電力市場準備


      下一步,如何推進光伏行業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邢翼騰表示,行業企業、研究機構等要牢牢抓住創新這一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加大基礎理論研究和創新投入,利用好應用市場需求旺盛特別是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的契機,積極推動先進技術的規模化應用,超前布局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持續推動降本提質增效,鞏固光伏產業的全球領先地位。同時,要深入研究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機制,積極做好包括分布式在內的光伏發電全面進入電力市場的各項準備,穩定投資預期;進一步規范整縣試點和戶用光伏市場,促進分布式光伏持續健康發展。


      同時,行業標準的完善是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一大助力。楊旭東透露,有關部門正在加快編制新版《光伏產業技術標準化體系》,推動光伏產業技術不斷升級,加快成果轉化,協同推進解決行業新問題和新挑戰。鼓勵光伏骨干企業研發機構和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在標準研制、檢測認證、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落實工作,推動完善并發布新一版的太陽能光伏產業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加快光伏產品尺寸、光伏組件回收、新型光伏電池檢驗檢測等關鍵標準制定工作,指導加快建設智能光伏組件回收體系等工作。


      曹仁賢說,行業需因地制宜,突破體制和機制障礙,創造更多應用場景,比如光伏+儲能、光伏+新能源汽車、光伏制氫等“光伏+”模式。(記者 葉偉)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我國光伏發電市場監管再添“硬指標”

      我國光伏發電市場監管再添“硬指標”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監測評價結果是國家調整完善光伏行業管理政策、引導太陽能資源有序開發的重要依據,根據評價結果進行分類指導和差異化管理,將按季度統計發布動態監測數據。
      2018-01-10
    • 光伏發電平價時代來臨 技術上已無障礙

      光伏發電平價時代來臨 技術上已無障礙

      “光伏正逐步接近平價上網”,在日前的光伏行業2017年回顧與2018年展望研討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如是表示。
      2018-03-13
    • 規范發展 光伏發電消納成監管重點

      規范發展 光伏發電消納成監管重點

      近年來,基于光伏發電技術進步迅速、成本和價格不斷下降,以及光伏產業政策體系日趨完善,特別是分布式光伏、“光伏+”應用和光伏扶貧的大力推廣,我國光伏發電呈現爆發式增長。
      2018-04-27
    • 我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重點將轉向提質增效

      我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重點將轉向提質增效

      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連續5年全球第一,累計裝機規模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一。光伏技術不斷創新突破、全球領先,并已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完整的光伏產業鏈。
      2018-06-0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