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2023上半年中國新興產業發展指數》在北京對外發布。《指數》顯示,上半年我國新興產業發展指數較去年年底實現小幅上漲,產業發展整體穩中向好,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今年以來,隨著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新興產業扶持政策頻出,企業信心不斷提振,新興產業發展指數呈現上升勢頭。"北京大學中國新興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郁俊莉在解讀報告時表示。
據悉,該報告由北京大學中國新興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四川興川貸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編制。
《指數》聚焦"9+X"產業,即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九大重點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構建了包括4項一級指標、10項二級指標、43項三級指標的評估體系,從總體、行業、城市3個維度剖析了上半年我國新興產業的發展情況,科學分析了上半年我國新興產業發展的現狀與特征,系統提出了我國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建議。
《指數》顯示,從分項指標看,我國新興產業實力、潛力雙提升。從行業指數看,我國九大重點新興產業總體發展平穩,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指數在不同程度上,較2022年年底有所提升。從城市表現看,我國城市新興產業呈現"積厚成勢"和"蓄勢待發"兩種態勢。2023年第二季度,46%以上城市較2022年年底實現正增長,67%以上主要城市新興產業發展指數實現環比正增長。
《指數》顯示,上半年,新興產業注冊資本大于5000萬元的企業數量呈快速上升趨勢,一季度環比增長21.63%。此外,新興產業企業專利授權新增數量第一二季度分別增長2.78%和3.91%。
"這表明我國對新興產業發展的看好與信心。新興產業企業的知識產權創造能力愈發增強,創新意識得到進一步提升。"郁俊莉說。
不過,《指數》也顯示,2023年二季度新興產業發展指數略有下降,凸顯產業進一步發展仍然面臨挑戰。對此,《指數》建議,要夯實新興產業人才要素支撐,加強新興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優化新興產業營商環境,加強新興產業區域錯位發展,推動生成式AI賦能新興產業。(記者 葉偉)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