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記者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獲悉,今年以來,面對困難和挑戰,鋼鐵行業展現出發展韌性,行業運行總體基本平穩,但回升基礎尚不牢固,盈利水平亟待提高。
據中鋼協統計,前三季度,重點統計鋼企營業收入4.66萬億元,同比下降1.74%;營業成本4.39萬億元,同比下降0.61%,收入比成本降幅大1.1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621億元,同比下降34.11%;銷售利潤率1.33%,同比下降0.66個百分點,在41個工業大類中排名靠后。
從供需總體態勢看,鋼鐵供給強于需求,前三季度鋼產量同比增長1.7%,鋼材出口同比增長32%,折合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下降1.5%。鋼材出口增長和國內制造業用鋼需求上升成為支撐鋼產量增長的主要動力,建筑業用鋼需求收縮成為消費量減少的主要因素。進口礦價同比雖然有所下降,囿于美元升值影響,鋼企成本重心實際下移幅度小于鋼價降幅,行業整體利潤同比下降。
中鋼協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結合數據指標分析說,前三季度,鋼鐵行業運行保持平穩態勢,主要表現在:月度鋼產量與消費量波動幅度小于前兩年;各月行業總體均保持盈利,6月份以來行業利潤呈逐月上升態勢。
與此同時,鋼鐵行業依托科技創新深入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高端化方面,今年以來,高端鋼材需求繼續提高,船舶、汽車、家電等制造業和風電、光伏等新興產業用鋼品種數量持續增長。前三季度,電工鋼板(帶)產量同比增長14.3%,熱軋薄板同比增長18.2%,冷軋窄鋼帶同比增長15.7%。從出口品種看,熱軋板卷和中厚板增長較明顯,鍍層板出口保持平穩增長,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占比明顯提高。
綠色化方面,截至9月底,共有96家鋼鐵企業(包括一家球團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涉及粗鋼產能約4.53億噸;36家企業正在評審中,涉及粗鋼產能約0.82億噸。58家企業4.4億噸產能作為極致能效培育企業,正在積極推進實施極致能效工程。目前,鋼鐵企業已啟動53項世界前沿低碳技術研發,部分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智能化方面,目前,鋼鐵行業機器人應用密度達到54臺(套)/萬人,90%的鋼鐵企業建立了生產制造執行及能源管控系統,500萬噸規模以上企業基本建立了管控銜接系統。鋼鐵企業積極推進數字化、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鋼鐵制造全流程的深度融合,形成包含智慧生產、質量管控、設備運維、無人庫區、安環消防多業務集成的平臺管控架構。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鋼鐵行業進入周期性調整,目前仍面臨傳統需求恢復不足、階段性供需矛盾加大、行業利潤下降等困難,運行回升基礎尚不牢固。8 月份,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對研判行業形勢、改善經營狀況、促進平穩運行、明確發展方向發揮了積極作用,提振了鋼鐵行業經濟運行進一步回升向好的信心。
中鋼協發布的信息顯示,展望后期,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仍將延續。隨著國家抓實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全面落地實施、顯現效果,預計鋼材需求有望逐步恢復。其中,隨著制造業生產活動加快,汽車、家電、船舶行業需求較好,用鋼量或穩中有升;風電、核電等新能源產業高速發展,對鋼鐵的需求將增長;基建仍將發揮托底支撐作用,是拉動鋼鐵需求的主要抓手。供應方面,產量調控政策執行疊加能耗、環保管控等政策監管,預計今年四季度鋼鐵產量將有所回落,市場供強需弱的格局或階段性改善。(經濟日報記者 周雷)
轉自:經濟日報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