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三季度人民幣跨境收付38.9萬億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1-02





      跨境人民幣業務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人民幣融資貨幣功能提升,離岸人民幣市場交易更加活躍……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2023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簡稱《報告》)顯示,2022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穩中有進,呈現一系列新進展、新變化。下一階段,將以市場驅動、企業自主選擇為基礎,堅持改革開放和互利共贏,統籌發展和安全,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


      跨境人民幣業務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為38.9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占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額的比例為24.4%,同比上升7個百分點,為近年來最高水平。


      “近年來,境內外經營主體在相關業務中對于人民幣的需求持續提升。在此背景下,人民幣在跨境貿易投資中的便利性不斷提高,支撐了跨境人民幣業務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增強。”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占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額比例的顯著提升,與跨境人民幣政策支持力度密切相關,包括央行和外管局支持新型離岸國際貿易跨境資金結算、鼓勵銀行境外貸款業務優先發放人民幣貸款等。


      同時,隨著境內銀行境外貸款、境外機構境內債券發行等政策相繼出臺,人民幣投融資環境持續改善,人民幣融資貨幣功能提升。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顯示,2023年2月以來,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占比逐月上升,9月升至3.71%,排名保持第五位。2023年9月,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占比為5.8%,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排名上升至第二位。


      此外,離岸人民幣市場交易更加活躍。2022年末,主要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余額約1.5萬億元,重回歷史高位。國際清算銀行(BIS)2022年調查顯示,近3年來人民幣外匯交易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由4.3%增長至7%,排名升至第五位。


      “今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取得積極進展,支付、投資、融資和儲備功能均穩步提升。”明明表示,具體來看,人民幣在國際支付體系中的地位日漸穩固,市場份額基本維持在2%以上。截至9月底,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五,讀數錄得3.71%,為2010年以來新高;歐美流動性收緊影響下,人民幣的融資屬性凸顯;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和全球央行尋求儲備多元化,人民幣儲備貨幣功能有所增強,其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其中提到“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明明表示,人民幣國際化與高水平對外開放相輔相成,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例,一方面,包括與共建國之間的服務和貨物貿易規模持續擴大、通過“熊貓債”等豐富融資方式、設立人民幣融資窗口等,從支付、投資、融資和儲備等不同維度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另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的持續深化,有助于提高境外投資者對于人民幣資產的認可度,進而助力對外開放相關業務的進一步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至9月,中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為6.5萬億元,同比增長19%。截至2023年9月末,中國與30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在17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


      “‘一帶一路’倡議為人民幣國際化打下區域化基礎。‘一帶一路’倡議與人民幣國際化相互促進。”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人民幣國際化從空間來看總體按照“周邊化—區域化—全球化”三步走的路徑推進,而“一帶一路”從海、陸兩方面打通了亞太、歐洲經濟圈,累積了人民幣區域化發展的豐富經驗,為人民幣邁向全球化創造了歷史機遇。共建“一帶一路”有利于中國與共建國家加強經貿往來以及在跨境貿易、投融資、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培育人民幣的多樣化需求,促進人民幣的國際使用。反過來,人民幣國際化的穩步推進亦有利于推動“一帶一路”的“五通”建設,促進“一帶一路”經貿、投融資以及產業合作的便利化,拓展國內產業發展空間,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明明表示,未來,人民幣國際化要求實現支付、投資、融資、儲備功能的全方位提升。一是逐步實現國際貿易投資的清算結算再擴展,包括推動中國人民銀行與更多央行/貨幣當局建立清算安排、擴大貨幣互換規模,高質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RECP等國際合作;二是充分利用數字人民幣等新技術,助力人民幣跨境結算和人民幣國際化;三是加強對于全口徑跨境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管理和監督能力,有序推動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可兌換;四是大力建設和發展離岸金融市場,包括香港離岸市場的完善和海南自由貿易港金融開放創新。


      《報告》稱,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以服務貿易投資便利化為根本目標,進一步夯實跨境人民幣業務制度基礎,加強本外幣協同,提高政策便利性和可操作性。持續推進金融市場制度型開放,繼續優化國際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股票涉及的跨境資金管理政策安排。提升人民幣融資貨幣功能,鼓勵金融機構積極開展人民幣跨境貿易融資、境外貸款等融資類業務。營造良好的人民幣國際使用生態,加強與中國經貿往來密切國家和地區的貨幣合作,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有序健康發展。健全本外幣一體化的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保障人民幣國際化在守住安全底線的前提下穩步推進。(記者 王曼)


      轉自:中國貿易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