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預期保持高位 裝備制造業加快增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2-25





      隨著經濟動能持續恢復、各項政策接續推出、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我國有條件、有能力統籌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圓滿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12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12月份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李超介紹,2023年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經濟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取得了來之不易的發展成績,值得倍加珍惜。


      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李超表示,11月,我國經濟運行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消費保持較快增長,穩投資力度加大,外貿進出口保持增長,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向好。


      11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比10月加快2個百分點。其中,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8%和6.2%,增速分別比10月加快了3.6個和4.4個百分點。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9.3%,比10月份加快1.6個百分點,住宿和餐飲業等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增速較快。同時,消費保持較快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1%,比10月加快了2.5個百分點。汽車消費、服務消費增長勢頭較好,是消費恢復進程中的突出亮點。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11月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29.4%和27.4%,環比分別增長7%和4.1%。從平臺企業監測的數據看,餐飲消費保持良好增長態勢。


      李超表示,截至11月底,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已基本發行完畢,各地通過全國統一的平臺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項目1490個,總投資規模1.9萬億元。同時,用好1萬億元增發國債,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增發國債項目實施工作機制確定的項目和國債金額,下達第一批項目清單,涉及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面近2900個項目。


      李超指出,盡管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有所回落,但企業預期指數保持高位。11月份制造業PMI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連續2個月回升,非制造業PMI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創近5個月以來新高。


      工業企業利潤連續正增長


      李超表示,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穩住工業增長、促進工業企業利潤改善是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重要基礎。


      從發電量看,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8.0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11月份發電7310億千瓦時,增長8.4%,其中火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分別增長6.3%、5.4%、26.6%、35.4%。從用電看,1-11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3%,其中一產、二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分別增長11.5%、6.1%、11.3%和1.1%。


      李超強調,2023年以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企業效益逐步恢復。從10月數據看,工業企業利潤已連續3個月保持同比正增長,超過七成行業利潤有所改善。從需求端看,主要是內需恢復拉動了企業收入增長。


      李超說:“隨著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內需恢復、訂單增加帶動了工業企業銷售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連續4個月保持在97%以上,帶動企業營業收入連續4個月回升。”


      李超表示,以裝備制造業為例,隨著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深入推進,相關領域市場需求不斷擴張,推動裝備制造業加快增長,進而帶動企業效益持續恢復。1-10月,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8.9個百分點。


      李超介紹,從供給端看,企業單位成本不斷降低。各項助企惠企政策落地落細,有效降低了部分要素成本和稅費成本。再加上企業生產不斷恢復,規模效應有所增強,降低了工業企業單位成本,推動企業利潤率提高。


      “企業利潤增長,意味著更有條件增加勞動者收入、實施擴大再生產,進而為擴大國內需求、改善民生福祉、增強發展動力提供支撐,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李超說,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大宏觀調控力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工業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夯實基礎。同時,持續強化工業形勢監測分析,及時發現工業經濟運行中的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做好預研預判和政策儲備,切實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政策取向和重點任務。李超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結合職能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重大部署,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一是堅持目標導向,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圍繞明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結合 “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密切跟蹤經濟運行變化,加強形勢分析和政策研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同時,做好政策預研儲備,為應對各類風險挑戰備足政策工具。


      二是突出問題導向,著力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支持新動能成長壯大,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率和有效性,推動消費穩定增長,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扭住高質量發展不動搖,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持續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三是強化綜合統籌,確保黨中央各項部署落地見效。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各領域政策統籌協調配合,強化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持續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完善落實 “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進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資,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抓好支持高質量共建 “一帶一路”八項行動落實落地。統籌實施區域、雙碳等重大戰略,落實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強化清單化閉環式抓落實,明確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等,明確年度目標和實施進度要求,及時開展 “回頭看”,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記者 孟凡君)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