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船企陸續“曬訂單”“新能源”船舶成發力重點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2-27





      近日,多家造船業上市公司披露新簽訂單或在手訂單完工的消息。從行業數據來看,今年以來我國造船業公司三大指標同步增長。與此同時,全球航運業節能減排趨勢明顯,多家公司紛紛發力“新能源”船舶。


      12月以來,又有上市公司披露新接訂單。江龍船艇公告稱,公司與Moen Marin AS簽訂了造船合同、合同金額8922.28萬元人民幣,占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13.11%。此外,還有中國船舶也于不久前發布公告稱,公司旗下子公司與Seaspan Corporation及韓新海運公司簽訂了多艘10800車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新造船合同,合同總金額約14.6億美元,合同總金額約占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17%。


      此前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國造船完工量380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2.3%;新接訂單量648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3.8%;截至11月底,手持訂單量1340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9.4%。1-11月,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全球總量的50.1%、65.9%和53.4%。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根據克拉克森最新數據統計,2023年11月份全球新簽訂單121艘,與2023年10月份全球新簽訂單116艘,數量環比增加5艘。按接單船廠國家來看,中國船廠接獲76艘,占比過半。價格方面,克拉克森發布的全球造船行業數據顯示,11月新造船價格較年初上漲9.4%,較2020年價格底部上漲41.6%。


      與此同時,船舶清潔能源替代應用也正推進中,全球航運業向零排放能源轉型勢在必行。這一趨勢的船舶建造節能減排要求推動傳統燃料動力船更新換代。


      在前不久舉辦的2023年中國國際海事技術學術會和展覽會上,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所屬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布了全球首型、世界最大24000箱核動力集裝箱船船型“KUN-24AP”,發布儀式現場,挪威船級社(DNV)向江南造船頒發了該船型的原則性認可(AiP)證書。


      西南證券研報分析認為,對于全球航運而言,實現真正的溫室氣體零排放,改變船舶使用燃料是必須的。氨、氫、甲醇、天然氣等燃料是當前獲得最多關注的船用替代能源載體。此外,雙燃料船舶訂單增速加快,未來空間巨大。據其統計,到2022年底,全球新造船手持訂單中有29%的船舶是雙燃料船,除去以LNG推進的LNG船外,則該比例為22.1%。相較于之前交付的雙燃料船舶2.5%占比而言,雙燃料船舶訂單增速放快。(記者 龐昕熠)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