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強房企2023年全年銷售額達6.27萬億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1-04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百強房企(TOP100)銷售總額(按照全口徑銷售額排名,下同)為62791億元,同比下降17.3%。其中,TOP100房企12月份單月銷售額同比下降35.9%,環比增長20.8%。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3年重點房地產企業銷售額整體呈現“前高后低”走勢,預計2024年,在宏觀經濟向好及支持政策綜合影響下,房企銷售有望筑底企穩,房地產企業風險出清將提速。


      “千億元房企”為16家


      具體來看,2023年各陣營房企銷售額均有所下降。其中,TOP1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2744.0億元,同比下降11.7%;TOP11至TOP3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851.1億元,同比下降17.8%;TOP31至TOP5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420.6億元,同比下降19.0%;TOP51至TOP100房企銷售額均值為198.3億元,同比下降28.2%。


      此外,全年銷售額超千億元的“千億元房企”為16家,較2022年同期減少4家;銷售額超百億元的“百億元房企”為116家,較2022年同期減少14家。其中,保利發展銷售額位居榜首,達4207億元。


      “近年來,隨著行業進入調整期,越來越多企業不再增加銷售目標,追求規模化發展,轉而通過主動管控銷售規模,追求更加平穩的發展。”劉水表示,從銷售目標完成率來看,2023年9家公布銷售目標的房企,目標完成率均值為98.5%,其中華潤置地、越秀地產、建業集團、天地源等完成了全年目標。


      從城市來看,2023年30家銷售額超過百億元的代表房企,一線和二線城市貢獻銷售額合計占比為85.4%,較2022年上升了3.4個百分點,其中,一線城市貢獻銷售額占比較2022年增加2.46個百分點至21.6%,連續兩年持續上升,市場需求支撐較強;而三線和四線城市2023年銷售額貢獻率為14.6%,較2022年下降3.3個百分點,市場仍然承壓。


      拿地總額同比微增


      拿地方面,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TOP100企業拿地總額13195億元,同比微增1.7%,其中年底推地節奏有所加快,帶動企業拿地總額增速轉正。


      具體來看,龍湖集團等大中型、穩健型民營企業仍保持一定投資規模以匹配資金周轉和銷售去化。部分地方性中小房企亦緊抓拿地窗口期,搶占土地資源以提升市場份額,其中,保利發展權益拿地金額位居榜首,達1125億元。


      “當下房企資金壓力仍然較大,各方面投資成本有所壓縮。2023土地成交整體熱度提升有限,溢價率小幅回升但仍處底部修復階段。不過,在不少城市持續推出優質地塊的帶動下,多個城市成交樓面價強勢上行,創歷史同期價格新高。”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受融資能力、銷售能力和信用資質等優勢支持,大型央企國企抓緊土地市場底部適度補充資源有助于在市場回暖后搶占先機。”劉水表示,中建系公司連續兩年保持較高投資規模,多家公司連續兩年進入拿地金額榜單前100。


      新增貨值方面,2023年中海地產以累計新增貨值2585億元占據榜單第一;保利發展、華潤置地緊隨其后,累計新增貨值規模分別為2336億元和2206億元。其中,TOP10企業2023年新增貨值總額15986億元,占TOP100企業的41%。


      中指研究院表示,2023年優質地塊成交規模較2022年同期有所增長,預計這些項目入市將對新房銷售形成支撐。展望2024年,中指研究院方面認為,取消地價上限的城市,在房企投資聚焦下,預計部分核心地塊將競拍出高溢價,但土拍分化仍將延續。(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陳瀟)


      轉自:證券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