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型企業強化自主研發 助力國內芯片產業蓬勃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1-22





      近日,工信部印發《國家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為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汽車芯片產業生態提供支撐。汽車芯片只是龐大芯片產業的一小部分,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以及未來數字化和智慧化的發展中,芯片都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毫不夸張地說,芯片就是現代技術的驅動力,芯片將造就未來中國的現代化。


      芯片成為重要生產力


      作為絕大多數電子設備的核心組成部分,芯片在如今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小處說,各種數碼、電子設備的控制是依靠芯片;高速通信、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涉及面部識別、語音助手等的核心的算力是由芯片完成;在5G通信中,通信網絡連接到終端應用和服務器,涉及大量的計算、存儲要基于芯片……從大處說,芯片被廣泛應用到航天、裝備、黨政辦公領域,還有交通、電力、金融、電信、能源、醫療等國家戰略行業。


      因此,有人把芯片稱為科技時代的重要生產力。芯片正像是第一、二次工業革命中的蒸汽機、內燃機,其決定著一個時代生產力的強弱進入科技時代。


      強化芯片自主研發,增強競爭力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近幾年我國中興通訊、華為以及眾多高科技公司在芯片,特別是高端芯片領域持續被打壓,有些技術和產品未獲許可無法獲得,而國內短期內也沒有辦法實現百分百替代。強化芯片自主研發,增強競爭力已經成為國內企業的共識。


      2023年,數碼領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便是“華為Mate60系列攜自研麒麟芯片回歸”。而華為的昇騰 AI芯片也成為了國產AI芯片的希望。作為全球公開市場3家5G芯片企業之一,紫光展銳在5G上持續深耕,技術、產品、市場拓展及行業應用等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目前,EUV 6nm 5G芯片已實現全球量產出貨,同時自研4nm先進工藝5G SoC芯片。2016年才成立的長江存儲,僅用7年,就憑借自主研發的232層3D NAND閃存,一躍成為全球最先進的存儲芯片供應商之一……


      國內廠商加強自主研發,也使得我國芯片競爭力增強,對外依賴降低。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顯示,2022年我國集成電路的進口量小幅下降,降至5384億個,同比下降15.3%。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4376億個,同比下降12.1%。進口金額316624.3百萬美元,同比下降16.5%。


      三大法寶助芯片產業蓬勃發展


      如何能讓國內芯片產業蓬勃發展?政策支持、產業協作、保持創新能力是三大法寶。


      在政策方面,我國作為芯片領域的后來者,要彎道超車后來居上,政府對芯片產業的政策支持十分重要。政府需要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國產芯片產業的投資力度,鼓勵企業加大對研發的投入,提高國產芯片的技術水平和質量。


      在產業協作方面,國產芯片產業需要加大產業鏈的整合,推動集群化發展。企業加強合作,加強技術創新和研發,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2023年,國內9大芯片巨頭聯手成立RISC-V專利聯盟,旨在推動國產芯片的發展和創新,共同應對歐美的技術封鎖和競爭壓力。


      在創新方面,這兩年來國產芯片在GPU芯片、射頻芯片、模擬芯片等領域都強化國產芯片替代,推動國產芯片自給率提升。華為自研手機芯片的成功,更是標志著中國科技企業在自主研發芯片領域的突破,為未來的創新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轉自: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