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風電整機商加速出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1-30





      伴隨海外風電市場規模持續擴張,2024年中國風電企業出海有望迎來強勢增長。


      各國風電規劃加快布局


      歐盟、美國規劃顯示,2030年海上風電裝機量分別達到≥60吉瓦、30吉瓦。


      德國政府要求到 2030年,海上風電總裝機至少達到30吉瓦。英國政府發布 《能源安全戰略》,將2030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目標提高到50吉瓦,其中還包括5吉瓦的海上飄浮式風電。美國提高了對海上風電部署的戰略關注度,計劃到2030年部署30吉瓦、到2050年達到110吉瓦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日本政府發布新的能源政策草案,計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達到36%-38%,其中2030年海上風電目標累計裝機容量10吉瓦。韓國政府計劃擴大海上風電,在2030年裝機容量預計增至12吉瓦。


      國元證券預測:未來五年,全球陸上風電裝機預計穩步增長,海上風電裝機有望快速擴張。陸上風電方面,根據全球風能協會 (GWEC)的分析,預計2027年全球陸風新增裝機122吉瓦,2023-2027年復合增長率5.9%。海上風電方面,預計2027年全球海風新增裝機將達35.5吉瓦,2023-2027年期間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接近130吉瓦,五年復合增長率14.5%。


      分區域來看,在亞洲,中國仍將是未來五年中海上風電最大的市場;在歐洲,受低碳轉型和能源安全的強烈需求影響,海上風電將繼續快速增長,東歐國家也將在2024年安裝新項目。在美國,吉瓦規模的海上風電項目預計建設。


      中國風電出海訂單不斷


      中國風機產能在全球占據主導供應地位,整機商加速出海。


      當前,歐美地區風機產能緊張。陸上風電方面,根據全球風能協會的統計,2023年中國陸風年產能為82吉瓦,是全球最大的陸上風機生產基地。歐洲、北美、印度和拉丁美洲的陸風產能分別為21.6/13.65/11.5/6.15吉瓦。從供需情況來看,中國、印度和拉丁美洲地區的陸風風機產能充沛,歐洲和北美地區預計2026年起陸風產能供應可能不足;


      海上風電方面,海上風機產能分布集中,2023年中國、歐洲海風風機產能分別為16/9.5吉瓦,是全球主要的海上風機生產基地。從供需情況來看,北美海風風機自2025年起、歐洲從2026年起產能供應將偏緊,依賴風機進口。


      國產風機制造商裝機容量全球領先。根據彭博新能源的數據,2022年金風科技 (002202.SZ)、遠景能源分別以12.7/8.3吉瓦的新增裝機量位列全球十大風電整機廠商排名中的第一、第四位,前十排名中國產風機制造商占據六席。


      1月19日,東方電氣 (600875.SH)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2023年,該公司在風電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情況下,陸上風電市占率穩步提升,海上風電市占率排名已上升到第二位。預計2024年國內風機市場需求仍處于高位,風電招標總量70吉瓦以上,裝機總量55-60吉瓦。


      2023年年末,遠景能源接連斬獲中東地區200兆瓦、中亞地區302兆瓦、南亞地區58.5兆瓦,共計560.5兆瓦海外風電訂單,領跑中國風電企業出海進程。


      大金重工 (002487.SZ)率先實現風電海工產品出口到歐洲,成為除歐洲本土外唯一一家能夠提供超大型單樁的供應商。2023年5月,該公司斬獲德國海風項目5.47億歐元的海風單樁訂單,12月該訂單金額上調至6.26億歐元。


      國內海纜企業持續斬獲海外訂單。2023年以來東方電纜 (603606.SH)和中天科技 (600522.SH)相繼中標海外訂單,東方電纜中標 Baltica2海上風電項目66千伏海纜及配套附件,中標金額3.5億元。中天科技中標 Baltica2海上風電項目 (B包)項目,中標金額12.09億元。Baltica2海上風電場總容量高達1.5吉瓦,位于波羅的海波蘭海域,將是該國迄今為止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項目。(記者 余娜)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