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實力基本具備 光伏組件回收能力穩步提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3-28





      近日,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光伏專委會光伏回收產業發展合作中心發布《2023年中國光伏回收和循環利用白皮書》,對未來我國光伏組件回收市場規模給出預測。自“十四五”時期以來,我國組件退役潮開始出現,到2030年、2040年及2050年我國光伏累計退役量將達到100萬噸、1200萬噸、5500萬噸。


      近年來,隨著我國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屢創新高,組件回收和再利用產業受到廣泛關注。但從目前預測情況來看,組件要迎來大規模報廢為時尚早,市場整體還處于發展初期。在政策引導下,越來越多企業進入這一領域,在專利數量、技術水平、行業標準上取得了積極成果,為產業商業化打下基礎。


      技術實力基本具備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已基本具備組件回收和再利用方面的硬實力。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光伏專委會光伏回收產業發展合作中心呂芳指出,在技術成熟度方面,我國已在國際上實現并跑或領跑。


      針對物理法、化學法兩種主要技術路線,我國目前水平可實現92%以上的回收率。南通日弈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杰說:“這是實際量產時可以達到的回收率,實驗室回收率可做到95%以上。”


      呂芳認為:“從實驗室技術過渡到未來產業化技術還要有一個過程,這就需要提升產業化適應性工藝技術。比如從示范線小規模做大規模產線,要考慮到穩定性、經濟性和可操作性問題。”


      朱杰也表示:“以目前量產回收率是92%計算,還有8%無法回收,這8%的部分是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混料,如進一步處理,就涉及成本問題,比如需要在產線當中增加一些設備,再篩出來3%。出于經濟性考慮,選擇先做到92%的回收率更合理。”


      專利數量不斷增多


      隨著我國組件回收再利用技術水平不斷增強,行業也愈發關注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的建立。近年來,企業申請專利數量持續提升。


      呂芳介紹,2018年以來,我國在組件回收再利用方面年專利申請數量明顯增加,保持在每年30件以上。2023年在組件回收再利用方面的專利申請數量超過70件。截至2023年底,我國組件回收再利用領域專利數量申請累計達到300件。


      在專利申請類型上,呂芳分析,目前設備專利申請數量占據絕大多數。這說明我國在組件回收再利用技術研發領域的代表性技術正走向成熟,我國組件回收再利用已經邁入產業化進程,批量化、規模化、實用性需求已成為企業關注重點。


      部分光伏產品專利也和組件回收再利用技術進步息息相關。上海海優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型材料和薄膜材料研發制造企業,光伏膠膜是其重要業務。據公司首席執行官李民介紹,公司目前擁有300多項專利,這些專利可延長膠膜的使用壽命,同時還提前考慮了回收的便利性,研發了易拆易分解易回收的材料,從源頭上將光伏產品的生產實用和回收緊密相連,形成生態閉環。


      行業標準持續構建


      綠色供應鏈的實現和保證產品全生命周期清潔高效使用密不可分。談及產品就要考慮到認證標準、標識體系的建設,標準是產業發展的強力支撐。北京鑒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太陽能事業部總經理周罡表示,目前,光伏行業仍面臨標準體系不完善、回收責任不明確等問題。


      為此,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牽頭成立了光伏組件回收及再利用標準工作組,開展組件回收制定標準研制工作,還成立了光伏組件回收工作組,針對市場分析、商業模式、回收技術與政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課題研究,力圖破解行業痛點。


      2023年12月,《太陽能光伏產業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2023版)》(征求意見稿)發布。其中,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涵蓋了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通用技術要求、晶體硅光伏組件回收再利用通用技術要求等10個國家標準和團體標準。


      呂芳指出,“這個體系將囊括現行發布的國家標準和團體標準,以及待研究和在研究的標準。標準體系正在統一,完善的標準體系即將到來。”(記者 董梓童)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