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發展難點痛點 加快培育專精特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4-30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通知,組織開展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工作同時啟動。根據通知,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初核推薦。工信部將組織對各地推薦企業進行審核并實地抽查,形成并印發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中最具創新活力的“細胞”,是社會發展重要的“穩定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更是這一群體的“領頭羊”。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4萬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家。


      近年來,各地搭建中小企業服務平臺,但大多集中在掛鉤幫扶、梯度培育、資金獎補等領域,在專利申請等方面還有不足之處。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某一行業或細分市場掌握領先技術,擁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和話語權,這些企業專利申請較多,但如果申請獲批拖的時間太長,不利于其拓展資源、做長產業鏈,自主獲得訂單的渠道就會減少,壓縮了他們的發展空間。因此,破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痛點,推動其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為其搭建精準、高效、優質的公共服務平臺,讓中小企業享受專利等知識產權優先審查政策,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各地要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特殊需要出發,圍繞提升知識產權創造水平、促進知識產權高效運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強化知識產權服務保障等方面發力,加快建立專利常態化供需機制。引導和支持企業開展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提升產品含金量。增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金融服務供給,助力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探索開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專項行動,加大中小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力度,護航中小企業“走出去”。


      應強化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轉變政府職能和服務模式。通過精準服務,引導和推動廣大中小企業走上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培育更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不僅是產業鏈和供應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更是創新的重要源泉。公共服務平臺和相關機構應加快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機制,推動技術、資金、人才、數據等要素資源向這些企業集聚,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逐步增強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另外,也要鼓勵大型企業承擔起企業社會責任,帶動和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加快轉型發展,尤其是幫助好、服務好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支持更多的中小企業成為“隱形冠軍”和“配套專家”。(胡建兵)


      轉自:中國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