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提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6-12





    全國具有相關民事案件管轄權的基層法院達558家——


    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提速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布局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71家,快速維權中心42家。全國主要的大城市、經濟強市基本都建設了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要小商品、快消商品產業集聚區基本都建設了快速維權中心。


      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支持地方布局建設了一批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為創新主體、經營主體提供集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一站式”綜合服務。這既是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重要載體,也是實現知識產權“快保護”的重要支撐。


      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全國“快保護”機構共受理維權案件3.5萬件,平均辦理周期2周左右;受理專利預審請求8.5萬件,通過預審的發明專利授權周期保持在3個月以內,極大便利了權利人獲權維權。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郭雯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充分發揮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作用,推動形成以國家級“快保護”機構為支點,各級各類知識產權保護機構為延伸,梯次布局、協調聯動的工作體系。通過強化“快保護”能力提升,培育打造一批“高精優”“快保護”機構,為知識產權社會保護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知識產權領域懲罰性賠償制度審判落實情況,與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一直備受社會關注。


      實踐證明,懲罰性賠償制度的落實,知識產權案件“三合一”機制改革,在統一執法司法標準、提高案件質效、優化司法資源配置、提高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整體效能等方面成效顯著。


      記者了解到,去年在盼盼安居門業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人民法院對被告方惡意攀附商譽的行為適用4倍懲罰性賠償,判決侵權人賠償權利人經濟損失1億元,大幅提高侵權代價。在適用懲罰性賠償的技術類案件中,去年平均判賠額達到每件約1241萬元,體現了對重點領域、新興產業和關鍵核心技術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副庭長丁廣宇介紹,截至去年底,全國已有25個高級法院、242個中級法院和287個基層法院實現了知識產權案件“三合一”的集中管轄和統一審理。目前,全國具有知識產權民事案件管轄權的基層法院達558家,確保每個中級法院轄區內至少有1家基層人民法院可以對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集中管轄、統一審理,建立夯實了“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在管轄權上的基礎。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提出,要構建便捷高效、解紛多元、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知識產權保護社會共治體系。


      目前全國知識產權系統指導管理的調解組織達2000家,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為化解知識產權領域糾紛的重要力量。


      郭雯表示,國家知識產權局與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機制,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推送案件調解成功率達80%。此外還會同司法部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仲裁工作,去年29個省份121家仲裁機構開展了知識產權仲裁工作,處理仲裁案件5249件,標的額超49億元。


      未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加強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和仲裁工作,依法依規對知識產權嚴重違法失信行為進行懲戒,持續提升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積極構建便捷高效、解紛多元、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社會共治體系。(記者 銀晟)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